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监管 > 人造肉,好处多

人造肉,好处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4 14:58:19 人浏览

导读:

块肉的主人不是在草场上长的,不会叫,也不会跑,它是在人工容器中,靠“吃”营养液长大的,但它确实像块真正的肉在未来10年内,你很有可能吃到这样的肉。这件事听上去有点超现实,但它却是一些企业投下大钱,一批科学家殚精竭虑想要实现的目标。什么要这么
  块肉的主人不是在草场上长的,不会叫,也不会跑,它是在人工容器中,靠“吃”营养液长大的,但它确实像块真正的肉在未来10年内,你很有可能吃到这样的肉。这件事听上去有点超现实,但它却是一些企业投下大钱,一批科学家殚精竭虑想要实现的目标。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做这“反自然”的事呢?因为如果人造肉真的商业化的话,会带来很可以预见的好处。

  1 历史 丘吉尔和NASA是先驱

  “人造肉”的历史不长。第一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科幻作家拉斯维兹(Kurd Lasswitz)。在他的小说《双星记》(In Two Planets)中,“合成肉”是火星人引入地球的合成食品之一。进一步的概念是丘吉尔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曾经说过:“再过50年,我们就不用再做‘为了吃个鸡胸、鸡翅就把整只鸡养起来’这种荒唐事了。我们可以在合适的媒介里分别培养它们。”

  科学家们真正开始认真对待“人造肉”这个想法还是在干细胞培养技术产生之后。最早想要用这种方法生产食用肉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他们有非常实用的考虑:未来的太空旅行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如何解决宇航员的吃肉问题呢?在空间有限的飞行器里养猪肯定不是个办法。人工培养肉如何?2001年,NASA开始实验人造肉。他们用火鸡的肌肉细胞培养人造肉,最终只得到薄薄一层组织。这个东西一点也不像火鸡肉,NASA只好放弃。

  第一个“能吃”的人造肉出现在2000年,美国杜鲁大学(Touro)支持的生物科学研究联合体用金鱼细胞培养出了人造鱼肉。2001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皮肤病专家韦特霍夫、内科医生艾伦和商人库顿宣布申请了制造“人造肉”的国际专利。他们的专利包括在肌肉细胞里加入胶原蛋白,然后把它们泡在营养液里,诱导它们分裂增殖。人造肉和医学有什么关系?用人造食用肉类似的技术,也可以培养治疗肌肉萎缩症的人造肌肉。现在这两方面还在相互借鉴,比如为了达到类似天然肉的口感,人造肉必须具备类似的组织结构,可能需要借鉴医学上的“组织工程”技术。

  同在2001年,美国的韦恩(Jon F. Vein)也申请下了一项专利,据称能培养出让人吃的肌肉纤维。他说,自己二战时被关在日本战俘营里的时候就想着这个东西了。

  2008年,荷兰政府出资400万美元资助人造肉实验。同年,世界最重要动物权益保护组织动物伦理联合会(PETA)拿出100万美元做奖金,用于奖励2012年第一个“成功”地把人造鸡肉投入市场的公司。“成功”的要求是:一、合成出味道和口感与常规鸡肉无差别的“人造鸡肉”;二、被批准生产的“人造鸡肉”成功地在美国10个以上的州进行商业化的销售,其价格与常规鸡肉相当。

  2 好处 小猪免死,环境减负

  PETA支持人造肉的理由很直接:如果人造肉全面代替天然肉,那么就会有很多动物避免在糟糕的环境中成长,避免被屠宰的命运。理论上,一头猪身上提取的肌肉干细胞可以培养出好几吨的猪肉,而提取干细胞的手术造成的痛苦很小。屠宰牲畜的场面确实让很多人不安,但对肉食的天然渴望又无法消逝。如果用人造肉代替天然肉,那么上面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而从环境保护主义的角度来看,人造肉代替天然肉也有很大好处。牲畜的粪便会污染土地和水源;它们放的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而甲烷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大上25倍。畜牧业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比如山羊会把草根挖出来吃,对草场的破坏很大。动物的蹄、角、骨、皮和内脏往往被丢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据统计,美国的牲畜屠宰业每年会抛下14亿吨的垃圾。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据,当全球陆地面积有30%都被用于养殖业(包括牧场和饲料田)。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18%来自养殖业。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量至2050年将会翻一番,即从2007年的2.84亿吨上涨到2050年的6亿吨!这无疑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人造肉理论上不会造成这些问题。人造肉没有排泄物,不产生毛、皮、角、骨之类不能吃的东西,立体化生产占用的土地很少。所以,“人造肉”生产对环境是比较友善的。[page]

  同时,人造肉也可能比天然肉更“健康”。因为人造肉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还可以人为地控制肉中的营养物质。比如,鱼类的干细胞可以用来生产欧米加3多不饱和肪脂酸。再将这种东西和实验室里培养出的猪肉相结合,生产出既有肥肉味道,又不会造成高血脂和冠状动脉硬化的猪肉来。

  3 争论 味道成本是关键

  千好万好,如果人不想吃,全是白搭。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生物化学家艾利斯说:“肉的味道不光和基因有关,还和你饲养动物的时间有关,一部分吃肉的快乐就来自复杂的肌肉和脂肪结构。它能否被复制仍然是一个问题。”如果人造肉的外观、气味、味道、质感和其他一些因素和天然肉不同,它可能就不能和天然肉竞争,还没来得及完善,就彻底“死在沙滩上”了。另外,缺少脂肪和骨头虽然在科学家们看来是个好处,但对于老餮来说却或许难以接受。

  同时,也有专家警告说,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肉可能会对健康有所损害。英国最重要的有机农业组织“土壤联盟”(Soil Association)的政策经理(PM)霍克里奇(Emma Hockridge)说:“新的技术会带来细微的影响,所以仍然需要监测。”她同时表示,有机农业要依靠谷物和牲畜的能量循环,把牲畜抽离这个系统会破坏生态系统。工业化生产人造肉可能需要在肉中加入一些物质,也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污染,现在确实还无法预测。

  而最大的反对力量来自人造肉的成本问题。人造肉需要培养器具、培养基,各种化学物质和精确投放这些化学物质的仪器,以及严格的无菌环境,如果不能快速高效地培养肉,那么它就根本没法和“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畜牧业竞争。2008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干细胞研究专家范德伯格(Herman Vandenburgh)计算出,在实验室里每制造1千克肉,需要投资500万美元。但是刚刚在人造肉方面取得进展的荷兰生物学家鲍斯特则表示,虽然他和同事们还没有确定商业化地生产人造肉需要多少钱,但到了工业化生产阶段,人造肉会和天然肉等价或者更便宜。他的理由是,人造肉需要更少的土地和水,而且减少了皮毛、骨头、神经、内脏的浪费,所以可以比天然肉更便宜。他们俩究竟谁对谁错,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新知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刘铮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专题感谢:云无心(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罗云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冯志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细胞生物学博士)

  法国电影《美食家》里的快餐大亨用一种奇怪的方式生产食品。在流水线上,鱼骨先被造了出来,喷上一堆黏糊糊的面团,再用机器一压,就成了鱼的模样,经过烤制,画上颜色,烤鱼就做出来了。路易·德·菲奈斯扮演一位天赋异禀的美食家,与妄图吞并食品业的快餐大亨斗智斗勇,最终瓦解了对方的阴谋诡计,成功捍卫了传统美食的至尊地位。

  将这一切糊弄人的东西打倒,无疑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谁料想,如今的法国也已经快餐横行,有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意思。更要命的是,被《美食家》狠狠讽刺,打倒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的“人造肉”,居然真的小露真容了。

  人造肉的技术说起来并不高深。用干细胞制造出肌肉细胞应该是一般读者所能想明白的简单道理。当然,问题绝非如此简单的。首先,目前用干细胞制造肌肉细胞的技术成本极高,短时间内尚无商业化的可能;其次,因为没有血管输送养料,通常这样的肉只有薄薄一层,而且无法组成肌肉纤维,与“真正的肉”口感相去实在太远。[page]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认为这个产业前景广阔。人造肉的技术如果真能成熟起来,并且投入商用,意义将十分重大。

  众所周知,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龙头。同时,畜牧业占用了大量土地,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也一直被认为是个大麻烦。

  其次,人造肉可能提高人类的能源使用效率。在传统的养殖行业中,饲料中的大部分不是用来生长肌肉的,而是用来生长其他部分的,比如器官、脂肪组织等等。而人造肉显然不需要这些部分。

  更重要的是,人造肉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屠宰。2008年,一直谋求禁止牲畜屠宰的美国善待动物组织(PETA)宣布悬赏100万美元,以征求商用人造肉方案,悬赏的截止时间是2012年6月30日。虽然早在2001年就有人申请了“人造肉”的相关专利,但科学家普遍认为在这个截止时间之前实现“人造肉”量产的可能性依然非常渺茫。好在他们并未放弃。

  在制作这期“人造肉”专题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到: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有一天,人造肉真的进入了市场,环保主义者们,特别是其中的自然主义者是否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人造肉”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他们所乐于见到的;但另一方面,“人造肉”的人造属性又是自然主义者们无法接受的。想想就觉得很邪乎。挺逗的。□徐德芳

  相关报道请见B10-B11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造肉”或许只是《小灵通漫游未来》之类的科幻作品中的幻想。不过,这个幻想很可能会变成现实。近日,荷兰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实验室里培养出了“人造猪肉”,和以往科学家培养的“人造肉”不同,这些猪肉已经有了些肉纤维,虽然还不太像猪肉,但是已经有点像蛤蜊肉了。

  1

  制造原理 干细胞增殖产生肉

  荷兰一个由公共基金支持的联合企业“试管肉联合体”(IMC)从2006年开始已经在实验室里培养猪肉。他们的方法是从猪的肌肉细胞里提取干细胞,然后把它放进富含营养液的“汤”里,帮助这些细胞分裂,复制出想要的数目。“如果我们从一只猪身上取下来1个干细胞,然后在工厂里把它培养成100万个细胞,我们就能少杀很多猪。”参与“人造肉”项目的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物学家鲍斯特(Mark Post)说。

  干细胞(stem cells, 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动物身体里的肌肉干细胞可发育分化成肌细胞(myoblasts),后者可互相融合成为多核的肌纤维,形成骨骼肌最基本的结构。现在在培养皿中增殖肌肉干细胞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荷兰科学家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验室制造出能够吃的猪肉,最终能在工厂生产它。我们可以把这些肉叫做“人造肉”。以前曾经发明过很多种肉类的替代品,比如“素肉”、“蟹肉棒”等等,素肉是用植物蛋白质做的,而蟹肉棒则是把鱼肉打碎,然后再加淀粉做成的东西。它们按说都可以满足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但对天然肉的威胁微乎其微。这里说的“人造肉”是真正的肉,如果研制成功,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天然肉。

  2

  技术难点 组织结构不好搞

  在实验室里生产猪肉听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要说明这个问题,得首先知道“肉”到底是什么。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表示,狭义的“肉”指的是动物的肌肉组织,广义的“肉”指动物身上的可食用部分。而“人造肉”说的是狭义的“肉”,其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成分组成。各种肉的口感会有很大区别,主要取决于组成它的蛋白质种类和结构。影响味道的因素很多,“肉味”的来源主要是游离的氨基酸和一些核苷酸,其他因素比如脂肪含量、矿物质、维生素以及一些挥发性有机小分子也会影响到肉的风味。而肉的口感并不只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也取决于其他的物理结构。肉不是一个一个单摆浮搁的肌肉细胞,而是肌纤维的复合体,里面还有一些脂肪细胞。鉴于公众对食用肉的要求,在实验室里培养肉需要分两步走。提取肌肉细胞和组成肌肉结构,前一步很容易,后一步才是真正困难的。[page]

  肌肉里含有肌肉纤维,这是些细长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它们不会自我增殖,而是通过肌原细胞(Precursor cells)的融合生长。肌原细胞可以是胚胎干细胞或者“卫星细胞”。“卫星细胞”是肌肉组织里一种特殊的干细胞。

  理论上,在实验室里培养肌原细胞,让它们融合并不难。但在实际的肌肉里,细胞应当“适时适地”地生长,也就是说,当细胞在某个生长的关键时刻,正好有血管通过血液送来营养和氧气,同时把新陈代谢的废物运走。营养物质和氧气需要直接提供到每个生长中的细胞附近,误差应在毫米级。现在科学家们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方式是建立一个海绵状的“矩阵”,让培养基融入到这个“矩阵”中,用这个“矩阵”来给生长和融合中的肌肉纤维细胞提供营养。

  另外,其他类型的细胞,比如脂肪细胞也应当在肌肉组织中生长;同时化学信使应当给生长的组织以提示,让它长出正确的结构;最后,肌肉细胞还应当接受“体育锻炼”,通过物理拉伸和运动来促进其发育。

  3

  最终成果 不像猪肉像蛤蜊

  在实验室里制造肉的研究既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是生物科技和食品科技的一大制高点。美国巴尔的摩布鲁姆伯格健康学院的马瑟尼(Jason Matheny)表示,美国、北欧和日本一些研究机构也在研究在实验室里培养肉,但荷兰科学家是最先进的。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中国现在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以前,科学家们制造的人造肉都是薄薄的一层。这回荷兰科学家用了30天,培养出的人造猪肉已经有了长达1厘米的肌肉纤维。鲍斯特表示,他还没有尝过自己做的肉,不过可说说这些肉长得什么样。他们培养出的这种肉纤维看上去就像蛤蜊肉,能够成形,但还是有点软塌塌黏糊糊的,这是因为实验室里的肉里所含的蛋白质要少于传统的猪肉。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人造肉里的蛋白质含量:在真正的畜肉里面,蛋白质含量达到99%,但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肉的蛋白质含量只有88%,其他的大多是水和核酸。鲍斯特表示,低蛋白质含量意味着它可能尝起来一点也不像猪肉。

  不过,鲍斯特还是表达了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极大信心,纤维短、蛋白质少的肉,可以用在香肠或者汉堡里,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用肉馅做的。肉馅本来就是把肌肉纤维绞碎,往往还加入了淀粉一类的东西。

  鲍斯特表示,他们之所以从猪肉开始,是因为他们最熟悉猪肉,而这种技术可以很简单地用于培养其他的肉类,比如说鸡肉、牛肉和羊肉,人造肉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链接】

  未来的肉食在哪里?

  世界对食用肉的需求一直在增加。以中国为例,1985年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耗量为一年20千克,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0千克。但地球上能够生长的植物是有限的,动物需要吃植物才能长肉供我们吃,如此说来,早晚有一天肉会不够吃的,那么未来的肉从哪里来呢?云无心说,解决未来的吃肉问题,除了肉之外,还有两大出路。

  出路之1

  提高生产效率

  当猪的出栏时间从一年降到半年,鸡的生长期从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肉的产率就可能成倍地提高。问题是,这种方式面临着无数的批评和疑虑。另一方面,无论生物技术如何先进,动物都只能把植物中很少的一部分营养成分转化成肉。生产1千克的肉,总是需要几千克的饲料(对于牛肉大概是8千克左右),还有上千千克的水。[page]

  出路之2

  植物蛋白合成肉

  在大豆蛋白中加入一些有黏合作用的食物成分,再经过挤压成形,可以获得跟大豆蛋白的本来形态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说,它可以像真正的肉一样撕成纤维的形状。因为来源于植物,所以它不含有脂肪和胆固醇。从这个意义上说,甚至比真正的肉更优越。它的口感也接近肉。但它的味道跟肉实在是具有太大的差距。

  在北美市场,“替代肉”这个概念只在开发人员和经销商之间存在,它的商品名称是一个完全新造的词。开发人员需要针对具体的食品,开发新的配方,从而避免口味上的问题。比如说,在一个替代金枪鱼的应用中,差不多一半的鱼肉被这种产品所替代,然后加入了适当的色素和香料。最后,当顾客在超市里发现一种便宜的金枪鱼罐头,买来一吃,发现也不错。不明白为什么便宜,去看说明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用了植物蛋白替代鱼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