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法解读 > 黑作坊专产“漂亮”鸭脖子 桌上放着许多添加剂

黑作坊专产“漂亮”鸭脖子 桌上放着许多添加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9 00:55:32 人浏览

导读:

间出租屋里,地上随处堆放着刚刚做好的鸭脖子等卤货,苍蝇四处飞舞,几名加工人员就在些卤货边上搭床吃睡,桌上还放着“鸭肉膏”、“鸭肉精油”等添加剂……近日,导报记者暗访发现,厦门一些夜总会、流动摊贩卖的鸭脖子等卤货,就是从这样一卫生环境差、没

间出租屋里,地上随处堆放着刚刚做好的鸭脖子等卤货,苍蝇四处飞舞,几名加工人员就在些卤货边上搭床吃睡,桌上还放着“鸭肉膏”、“鸭肉精油”等添加剂……

近日,导报记者暗访发现,厦门一些夜总会、流动摊贩卖的鸭脖子等卤货,就是从这样一卫生环境差、没有任何合法手续的黑窝点里加工出来的卫生执法人员表示,市民如果长期食用添加过量“鸭肉膏”的鸭脖子,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黑加工坊 暗藏小巷里

“小巷里有一个专门做鸭脖子的,卫生条件很差,也没有悬挂任何证件,是黑作坊!”日,住在湖里马垄路附近的读者向本报反映。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导报记者在马垄路边的一个小巷子里,发现了这个鸭脖子加工窝点。

导报记者暗访发现,这个窝点是在一个出租屋里,比较隐蔽,门口没有悬挂任何店名,也没有销售柜台,而是在地上随意堆放着鸭脖子、鸭翅膀、卤花菜、卤海带等等卤货,旁边还有煤炉和一些铁桶,铁桶里装着油腻的卤汁。

导报记者借口要买鸭脖子,一边走进屋里,一边和老板闲聊,里面还有几个人坐在床上休息。导报记者发现,屋内很脏,作坊人员也没有穿制服,鸭脖子等卤货和作坊人员的生活用品等离得很近,墙上的确没有悬挂任何证件。

随后,导报记者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

现场发现各添加剂

昨日下午,导报记者跟随湖里区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对这个加工点进行突击检查。

执法人员刚走进这个窝点,就看见很苍蝇四处飞舞,一名男子光着上身,正在加工鸭脖子等卤货,屋内还有几个人在忙碌着。据作坊内的男子介绍,他们其实是一家人,从外地来到厦门打工,因有一门 “手艺”,就租了房间,专门做鸭脖子等卤货,这些鸭脖子做好以后,主要销往岛内的一些夜总会和流动摊贩。面对执法人员的检查,作坊人员拿不出任何合法证件,属于非法加工窝点。

导报记者还发现,加工点内的桌子上还放着没用完的“鸭肉膏”、“鸭肉精油”等添加剂。执法人员表示,这些鸭脖子之所以有这么漂亮的颜色,都是这些添加剂的“功劳”。执法人员表示,市民如果长期食用添加过量“鸭肉膏”的鸭脖子,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这一窝点做进一步调查。


食品科技网倡导:科学认识食品,合理膳食保健!
放心食品消费联盟微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