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法动态 > 卫生部“抹黑”不如“释误”

卫生部“抹黑”不如“释误”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06 19:47:46 人浏览

导读:

作者:张传发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说,如何做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添加剂科学传播和众传播,我想提出倡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向卫生部提出有关健康教育和新闻宣传的方面的建议和见解,同时组织些重大的

作者:张传发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说,如何做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添加剂科学传播和众传播,我想提出倡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向卫生部提出有关健康教育和新闻宣传的方面的建议和见解,同时组织些重大的宣传和健康传播的活动,有责任协助新闻机构来加强大众传媒的沟通。目正在打造一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就是希望组织健康媒体,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了打击或者遏制一些极个别媒体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要加强传播的监控,如果哪一个很大的误导公众的信息,我们把个情况要向新闻媒体宣传,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我们也将建立黑名单。(6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中国这么大,媒体这么多,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新闻事件”,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但,有没有必要对误导公众的极个别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我看,卫生部“抹黑”不如“释误”。

没错,“抹黑”,当然能对相关媒体记者收一点“打击”之效,而你卫生部,毕竟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权吊销违法违规新闻媒体的“刊号”而令其无法“正常营业”,还可以注销人家的《新闻记者证》而令其无权采访,可你卫生部却没这些权力;充其量,卫生部“抹黑”,除了将媒体记者“搞臭”或“不允许参加其新闻发布会”之外,关键之“关键”是消费者如何看待被“抹黑”的相关媒体记者。其实,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抹黑”只是一偶尔的“扣帽子”、“打棍子”而不是“以理服人”;更何况,卫生部建“黑名单”的,本该是那些行“大处方、大检查”的“黑医院”,是那些收受药品回扣和病员红包的“黑医生”,还有那些“违法添加”的“黑企业”才是。

诚然,由于极个别媒体的误导,很可能会误伤一大片食品生产经营者。但是,既然有“误导”,你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及时来个“释误”就是了。有媒体报道了“避孕药黄瓜”、“膨大增甜西瓜”、“催熟香蕉”,卫生部觉得“有误导”,那就请相关专家站出来解释“为什么避孕药不可能作用于黄瓜”、“膨大剂为什么不会给西瓜增筹甜”、“香蕉里是不是真的没有毒”;退一百步说,一旦“误导新闻”出笼而卫生部又一时拿捏不准的,毛群安主任你不妨于“第一时间”站出来,或要求相关媒体拿出确凿的“有毒证据”来,或提醒公众“稍安毋燥”而等候相关机构的检验结果出来再议。新闻发言人,除了发布“正确的新闻”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释误”。

“ 有理走遍天下”。没误导的媒体记者,不怕你上“黑名单”;而有误导的,卫生部及时地来个“释误”,应该相信消费者是有这个辨别能力的。事实上,对极个别有“误导”的媒体记者“抹黑”容易,而“释误”起来,就得“凭科学讲话”,也便麻烦得多;但你“怕麻烦”,人民凭什么还养活你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食品科技网倡导:科学认识食品,合理膳食保健!
放心食品消费联盟微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