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劳动合同法解读 > 劳动合同法:冰火两重天

劳动合同法:冰火两重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3 19:40:57 人浏览

导读: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考验,作为劳资关系的另一主体,企业又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如此倾向劳动者,如此加大用工成本,企业还能否生存?这是《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初舆论最关注、争论最多的话题,也曾引发企业界一片恐慌。《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项调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考验,作为劳资关系的另一主体,企业又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如此倾向劳动者,如此加大用工 成本,企业还能否生存?”这是《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初舆论最关注、争论最多的话题,也曾引发企业界一片恐慌。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的522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近1/3的人认为,“员工辞退成本增加,选人压力加大”,将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考验,作为劳资关系的另一主体,企业又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呢?

大企业: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永泰红泰集团是2007年天津地区的最佳雇主。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范泰表示,公司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并没有进行人力资源政策变动。他认为,较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只是具体规范了企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行为,更加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例如,强调了企业制定、修改、决定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程序,强调了用人单位、劳动者双方应当履行的义务,细化了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各类情况,明确了经济补偿、违约金的支付标准及条件,细分了劳动合同期限及订立条件,等等。在操作层面,永泰红泰集团一直严格遵照相关法规,注重劳动关系和谐。因此,“并不存在《劳动合同法》增加企业用工成本的问题”。

  范泰介绍,《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公司“并没有减少招聘,只是采取一些措施,对入职考核更加慎重了。”一方面,通过增加背景调查的力度,力争在入职前对应聘者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从而减少在试用期内作决策的比重。另一方面,在试用期内,需求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会更注重对员工的跟踪培养和指导,对不好的工作方法和习惯及时加以纠正。

  从2007年底楼市“拐点”的逐渐显现,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汹涌来袭,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定的振荡和洗牌。“行业调整时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吸纳新鲜血液,增强团队实力。”范泰说:“作为一家管理规范、发展良好、注重前瞻的企业,我们不会由于《劳动合同法》出台而因噎废食、裹足不前。相反,公司抓住调整的有利时机,吸纳了一些高素质人才。”

  “《劳动合同法》是一把‘双刃剑’,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为了规范双方行为,并非只保护劳动者利益。”范泰说。

  一家大型零售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是有好处的。这家企业员工总数近万人,由于事业发展,每年还要扩招收银员、理货员、生鲜营业员等基层员工一两千人。公司与员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水平都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上。事实证明,签订劳动合同,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则称,公司一线员工流动很大。2005、2006年房地产市场火暴时,多次发生建筑工人要求调高工资的情况。《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为了防止出现劳动纠纷,公司与员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这一方面对公司有了明确约束,比如工资必须及时发放、安全措施必须到位等;另一方面对员工也有了约束,不再出现随时要求更改工资的情况。《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是好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可以依法得到保障。

中小企业:在执行中遭遇困惑

  像永泰红泰集团这样口碑好、注重形象的最佳雇主,自然可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一些中小企业,可就不那么轻松了。

  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想解雇劳动者很难,而劳动者则随时可以“炒”掉企业。这会造成有本事的人跳槽,企业方面“想留不能留”,导致人才流失;而没本事的人却一直在企业,“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企业也奈何不了他们。如此下去,企业怎么发展呢?

  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行业特点,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是一年一签。如果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不是员工只要工作两年就可以无限期地在公司待下去了?这是不是会使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缺少压力,不利于发挥工作积极性呢?

  这位负责人同时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无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下降,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国际货代行业,大公司亏损,小公司倒闭。订单大幅减少,公司也曾考虑裁员。但是,员工拿出《劳动合同法》表示,“愿与企业共进退”。于是,管理层只能眼看着人浮于事的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年。2009年下半年,经济回暖,一些投资者看好物流业前景,纷纷进军这一行业。公司几个业务骨干被相继“挖”走。这个时候,企业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肥水”流进“外人田”。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则寓言,后来演变为了人们常说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好的越来越好,坏的越来越坏的现象。看来,《劳动合同法》也没能逃脱“马太效应”的“麦田怪圈”。

二律背反:华为“辞职门”的另类解读

  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误把宇宙理念当做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在遭遇沸沸扬扬的责骂声之外,记者也看到了对华为事件的不同评价。

  某大型集团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力资源总监认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华为的做法是“被迫的”,是“无奈的”,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企业集中反映最强烈的是第十四条,即:劳动者在符合“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方面,企业由《劳动法》下的主动变为了被动。另一方面,在裁员时,对企业应该首先裁掉的人员群体,《劳动法》没有规定。而《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应该留用无固定期限或者合同期限较长的员工。换言之,首先裁的应该是新员工,而留的是老员工。对这一点,相信很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真正进行裁员时,都很难做到。华为也不例外。

  据悉,华为因员工“集体辞职”而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高达10亿元人民币。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自愿辞职的老员工多拥有数量可观的公司虚拟受限股,他们是在平衡各方面收益后作出离职决定的。华为还对年龄在45岁以上申请退休及因患重大疾病而申请退休的员工,也作出了保留公司股票的决定。“华为付出的成本,并不比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来得小。”上述人力资源总监表示:“像这种涉及公司大规模劳动关系调整的问题,往往必须企业老总拍板才能真正实施。如果说华为以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在‘铤而走险’的‘以身试法’,未免低估了任正非的智商和经营策略。”

  耐人寻味的是,“辞职门”事件被媒体披露后,我们看到的是社会舆论、法律专家对华为做法的抨击,以及对“被辞职”员工的善意提醒。但是,作为当事人的7000多名被辞员工,我们并没有听到他们采取集体的抗议,更没有看到有人按照常理去深圳市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而是几乎所有人都欣然接受。究其原因,可能是华为事前工作做得好,但员工从根本上能够接受这一方案,恐怕是最重要的。

  从《劳动合同法》起草到颁布的过程中,无固定期限合同一直是争议焦点。虽然有关专家多次表示,立法初衷主要是引导企业主动与职工订立长期合同,但批评之声仍不绝于耳,认为无固定期限合同会加重企业负担,僵化劳资关系,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企业则普遍担心,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使其成为企业的“永久员工”,是否意味着“铁饭碗”时代回归?

  “还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地方,整部法律专家色彩稍显浓厚。”一位长期从事劳动法诉讼和咨询的律师这样点评《劳动合同法》。

  从大方向上看,《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企业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具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更多保护,劳动关系日趋和谐。这都是《劳动合同法》的贡献和收获。

  然而,记者在进行大量深入采访之后也看到,有的企业坦然面对,有的企业诚惶诚恐,有的企业破罐破摔。这让记者想起了著名作家王朔的一句名言: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国内一家知名猎头公司的高级人力资源顾问肖玛峰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后,无论对于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更多关注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只有自己具备实力,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够在双向选择的劳动市场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主动权和谈判空间。


记者观察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这是《管子?治国》揭示的不二法门。
  “老者衣钵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是孟子朴素的仁政思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诗人杜甫振聋发聩的崇高愿望。
  200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作十七大报告时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求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已逐渐成为党中央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颁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出台,都是服务民众、保障民生的有力政策举措。

  2010年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一本杂志所能承载的社会责任是有限的。我们不是法律专家,记者在采访中,也只能走访数量有限的企业、专家和个人。因此,面对数以百计的法律条款和千姿百态的劳动关系,我们的报道有可能盲人摸象、挂一漏万。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之际,希望能通过本次采访和组稿,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和梳理,为雇佣双方指点迷津,为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尽绵薄之力。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新财经》与你在一起。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