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规 > 劳动地方性法规 > 其他地区劳动法规 >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开展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统筹工作的情况(摘要)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开展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统筹工作的情况(摘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12 16:31:05 人浏览

导读:

一、基本情况我地区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经过了先行试点、扩大范围、全面实施三个阶段。15年,试点工作首先在辛集市进行,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元氏、无极、藁城、深泽、高邑等县市。到18年底,全地区13个县市全部实现了全民企业离

一、基本情况

我地区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经过了先行试点、扩大范围、全面实施三个阶段。15年,试点工作首先在辛集市进行,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元氏、无极、藁城、深泽、高邑等县市。到18年底,全地区13个县市全部实现了全民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参加统筹的全民企业678个,离退休人员6034名。3年多以来,在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管理办法,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科学管理,在保证医疗的基础上,使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开支控制在比较符合实际的水平上,公费医疗严重浪费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达到了保证医疗,减少浪费的目的。

��节约了医疗经费。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以后,医疗费开支较之企业自己支付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50%左右。如元氏县统筹前月人均46.64元,统筹后22.81元,藁城县统筹前月人均45.82元,统筹后22元。无极县统筹前月人均35.72元,统筹后24.04元,深泽县统筹前月人均57.14元,统筹后13.7元。截止到18年5月份,全地区率先实行医疗费统筹的六个县市,月人均支出16.8元,下降61.9%。18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单位实行了承包经营,各种收费标准明显提高。同时,因物价上涨,药品调价(西药上涨50%,中药上涨200%,部分药品甚至上涨500%)。再加上医疗行业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给医疗费统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尽管如此,我们在保证离退休人员正常医疗的前提下,离退休人员医疗费支付水平为26.5元,比统筹前仍下降41%,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付水平百余元相比,为国家节约的医疗费还是相当可观的。

��保证了医疗。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实行社会统筹以后,社会保险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统一筹集、支付和管理,掌握统一的标准,实行统一的政策,较好地克服了医疗保险政策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的弊端,使离退休职工医疗保险有了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今年第一季度,全地区有153人次住院治疗,花费20多万元,全部实报实销。在市场经济疲软、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一些企业停工待工,企业资金短缺,在职职工的工资、医疗费用没保障。但是,全区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的6000名离退休职工,工资照发,医疗费全额及时报销,没有发生一起因医疗费不予满足而影响治疗的,对于保证退休职工生活,促进生产、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克服了原来小而全的企业保险管理体制造成的弊端,使离退休人员在经济上大部分与原单位脱钩,大量减少了企业事务性工作,使企业腾出手来抓生产、抓经营,尤其使一些离退休人员多、负担重,经营形势不好而面临破产倒闭的企业,扭亏为盈,恢复了生机。固然, 这里边有其它方面的成功因素,但不能否认统筹的确使企业减轻了包袱,促进了生产发展,如高邑县机构厂厂长郭丽振同志反映,过去处理琐碎事务起码占去三分之一工作时间,批条子、报药费,上班办公室找,下班家里找,牵扯了很大精力,现在包袱减轻了,思想解放了,可以一心考虑生产经营了。

二、基本作法

我地区在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人、钱、医疗统一管理的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新体制。各县市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统筹方案和管理办法。尽管各县市管理办法各有特点,但与全区统筹工作的主要环节基本一致。

(一)建立健全医疗费统筹管理机构。各县市都成立了医疗费统筹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劳动人事局长、社会保险所长、会计和社会保险门诊部医务人员(未建门诊部的县由离退休职工代表)组成。该机构受县退休费用统筹管理委员会领导。主要职责是定期向统筹管理委员会和主管部门报告工作,研究解决医疗费统筹管理当中的问题,抓好典型,表彰先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

(二)确定合理的统筹方案。具体方法是普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测算出年度内离退休职工人数,医疗费用人均实际支付水平,并考虑新退、住院等因素,然后确定统筹基金占工资总额的提取比例。从我地区情况看,医疗费统筹基金一般占工资总额的提取比例为2~5%。医疗费统筹基金的提取,是与退休费用统筹基金一起,通过银行一并划转到社会保险机构医疗费帐户下,实行单独设帐,专款专用。为使参加统筹的单位能够接受,各县、市结合本地情况,制定统筹方案。目前,全地区采取的统筹方案有三种;一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二是按人头(即月人均医疗费实际支付水平)提取;三是先按人头和比例各自分担一部分的办法提取,然后,随着统筹工作深化,逐步过渡到按一定比例提取。为保证医疗费统筹资金周转和组建门诊部等必要的开支经费,各县市在统筹前都预提1~2个月的医疗费作为周转金。

(三)制定具体办法。各县市坚持区别对待,灵活掌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了医疗费管理试行办法,归纳这些办法,可以概括为“三定、两双、五相符”。“三定”即:定点医疗,定期体检,定量取药。“两双”即:双医疗证和双处方。“五相符”即:人与证、证与病、病与药、药与量、量与钱相符。另外,还包括转院审批,设立家庭病床,定期巡回医疗,易地安置人员药费管理等规定,一些县市还结合本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气候,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与个人利益挂钩和分档次,按阶段报销等办法,增强自我保障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确保了医疗费统筹工作顺利进行。

(四)建立健全医疗门诊部。为切实搞好医疗费统筹管理工作,要求各县市在搞医疗费统筹的同时,社会保险机构要建立自己的医疗门诊部。门诊部为社会保险所属医疗费统筹管理服务机构。建门诊部的资金主要从医疗费统筹周转金中解决,不足部分可从统筹管理费中暂付,规模要本着由小到大、先简后繁、逐步发展的原则。开始先购置简单的医疗器械和常用中西药品,以后随着统筹工作深入发展逐步扩大,建门诊部要注意选好地点,配备有名望的医务人员,其工作人员可采取选聘或调入的方法解决,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疾病治疗、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家庭病床,定期巡回医疗,批准转院治疗和药品外购,审查批准药费报销等工作。

三、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是搞好医疗费统筹的前提

公费劳保医疗浪费严重,超支惊人,已经成为各级领导非常棘手的老大难问题,成为企业背不动、甩不掉的包袱。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开支,更是公费劳保医疗的难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工作一开始,企业单位的领导就尖锐地提出,你们不要把好管的固定性退休费用统起来,而把不好管的医疗费留给企业。当时,一说搞医疗费统筹,有的人不理解,曾有一位县长讲:“谁能管好医疗费,我请他当县长”。我们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存有思想顾虑和畏难情绪,怕搞不好造成入不敷出,不好收场。在能否进行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的问题上,我们首先从思想上明确,开展离退休人员医疗社会统筹的目的,是为企业着想,为离退休人员分忧。从社会保险的涵义上讲,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项目,医疗费社会统筹是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劳动保险社会化管理的改革方面上来看,医疗费社会统筹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深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是使劳动保险跳出企业保险死胡同的关键一步,上边有要求下边有呼声,我们决不能知难而退,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在医疗费统筹的每一个试点阶段,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打通思想,坚定信心的过程,从而为搞好统筹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开展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并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关键是我们的同志要提高思想认识,去掉畏难情绪,坚定工作信心,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这是搞好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的根本前提。

(二)领导重视,企业支持是搞好医疗费社会统筹的基础

开展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工作一样,必须取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企业的支持,尤其是政府领导的重视。初步试点阶段,行署专员傅亮同志亲自写信督促工作。副专员高步堂、秦朝镇同志亲自主持召开统筹工作会议,研究审定方案,宣讲工作意义。地区劳动人事局把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作为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局长亲自督促检查工作,哪里出现梗阻,就到哪里疏通。各县市人民政府也非常重视医疗费统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研究统筹方案,确定提取比例。主管县市长亲自主持动员、布置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有力地加强了对统筹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劳动人事部门,在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摸底测算,确定统筹方案,并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讲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的目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取得领导和企业的支持,使有些由原来不愿意参加统筹,到积极支持和参加统筹,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自己的医疗机构,实行人、钱、医统一管理,是搞好医疗费社会统筹的有效途径

我地区在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中,明确要求各县市,在医疗费社会统筹的同时,社会保险机构必须建立自己的门诊部。截止目前,全区12个县市建起了门诊,从实际执行情况看,门诊内就诊月人均医疗费普遍低于门诊外。如元氏县,门诊内月人均9.39元,而门诊外则达20多元,尽管目前门诊部的医疗条件有限,但确实在管好用好医疗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我地区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的实践证明:医疗费社会统筹之所以能够达到既保证医疗,又减少浪费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体制上的改变。现行劳保医疗,管钱的不管医,管医的不管钱,各自为政,缺少制约机制,为不正之风造成了可乘之隙,医疗费社会统筹,医疗费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筹集、支付,并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机构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克服了现行劳动医疗管钱、管医脱节的弊端,充分体现了劳动保险三个社会化(社会化的基金、社会化的机构,社会化的管理)的优越性。实现了统一机构,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了职责上专一,措施上有力,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医疗费社会统筹,超脱于原来的企业管理,使人际关系得到调整,不正之风受到遏止,加强了综合治理的能力。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管好用好医疗费,社会保险机构必须建立自己的医疗保障体系,集管人、管钱、管医、管药于社会保险一家,实行人、钱、医统一管理的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体制,这是搞好医疗费社会统筹,进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选配好协助员,实行优质服务,是搞好医疗费统筹的必要措施

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以后,在经济上大部分与单位脱钩,发工资、报药费等工作,单靠社会保险机构工作人员难以胜任。各县、市结合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采取不同形式,选配协助员。这样做,既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又便于配合保险机构掌握情况,加强管理。就目前情况看,我地区选聘协助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退休职工中聘请了身体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的为协助员;另一种是从农村中招聘有一定医龄医术,有卫生部门行医证的乡村医生当协助员。协助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发放、药费报销、组织学习、上站活动等工作。 这些同志事业心强,工作认真细致,情况清楚,严格规章制度,为协助管好,用好医疗费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辛集市新垒头乡退管协助员田俊民所管理的本乡镇27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月人均7元,最高月份没有突破10元。实践表明,选配好、发挥好协助人员的作用,是搞好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的必要配套措施。

(五)坚持常抓不懈,切实加强管理,是搞好医疗费统筹工作的根本保证

医疗费社会统筹以后,尽管是建立了机构,制定了管理办法,但如果不加强管理,稍一放松,药费开支就会回升,就会出漏洞。实践证明,制定得再好,不加强管理也等于纸上谈兵。因此,搞起医疗费社会统筹以后,各县市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费管理上,及时研究解决统筹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办法。如深泽县医疗费统筹管理领导小组,既能够坚持正面引导,开展强身健体活动,宣扬节约开支的好典型,又敢于动真格的,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退休职工林志田,涂改药费报销单据,假报冒领,一经查出,立即上报统筹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县通报批评,并给予半年停报医疗费的处理,由于他们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又敢于坚持原则,大胆管理,保证了医疗费社会统筹工作的健康发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