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就业 > 就业动态 > 未成年“暑期工”社会“不感冒”

未成年“暑期工”社会“不感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30 16:15:11 人浏览

导读:

“孩子读高中了,很想在暑假找份暑期工锻炼锻炼,可是很少有这样的岗位。没办法,只好暗中自己掏钱来满足孩子的心愿。”日前,淮安市民赵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现在未成年暑期工的岗位很难找。对此现象,记者也进行了走

  “孩子读高中了,很想在暑假找份暑期工锻炼锻炼,可是很少有这样的岗位。没办法,只好暗中自己掏钱来满足孩子的心愿。”日前,淮安市民赵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现在未成年暑期工的岗位很难找。对此现象,记者也进行了走访调查。

  商家不愿招

  赵女士的儿子今年17岁,过完暑假后就上高二了。“儿子对电脑很感兴趣,打算找一份暑期工,既能赚点外快,也能学到电脑知识。”可让赵女士没想到的是,儿子找了几家都被对方婉拒了,理由是不招未成年人。

  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赵女士找了自己的一个朋友,“劝说”朋友录用下儿子,“15元/小时,其实钱就是我自己出的。”赵女士说,一星期就去3天,每天2个小时,“打工更大的意义是让儿子锻炼锻炼,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

  记者走访中发现,学生暑期能找到的一般都是餐饮服务员、家教、派发传单等工作。即便如此,未成年人也很难获得机会。如果想找工作环境好、待遇不错,又能提升自我的暑期工岗位,那就更难了。健康东路上一家饭店的老板说:“我自己也是做父亲的,很理解孩子想出去锻炼、赚几个零花钱的愿望,所以自己店里也会聘用一些暑期工。”

  另外,虽然法律只是禁止使用16周岁以下的“童工”,聘用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不违法,但有些商家唯恐越“雷池”半步。一家KTV的主管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有10个暑期工的招聘名额,但是首要条件就是这些孩子必须年满18周岁。

  “未成年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也是导致他们暑期工作机会少的一个原因。记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暑期实践时会选择到培训中心当老师或者做私人家教,而未成年人因为自身的知识、阅历有限,并不被用工单位所看好。长期从事暑期培训的唐先生说:“培训中心的老师以在校老师和大学生为主。”当问及为什么不能聘用未成年人时,唐先生表示,未成年人的学识和经验不足是主要原因。

  面临维权困境

  未成年人暑期尝试走入社会赚点经验和零花钱,虽有少部分单位愿意接收,但他们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个人安全的保障。有的用人单位会很人性化地对待未成年暑期工,不让他们从事比较危险的工作,但是他们在上下班途中的安全仍然让人操心。市区一家饭店的老板表示,自己在聘用未成年暑期工时,会先让孩子的父母到店里看看,并且留下电话号码,以方便随时沟通,通报孩子的上下班情况。这位老板说,之所以这么小心,是因为一旦出了事,自己负不起责任。

  最重要的是用工单位招聘暑期工普遍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约定薪资待遇,因此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或者超时加班、老板克扣工资等情况,未成年暑期工往往面临着维权困境。

  据了解,我国《劳动法》将未成年务工人员分为未成年工和童工两类。其中未成年工是指16至18周岁的劳动者。对于未成年工,国家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原则,在就业年龄、工种、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方面给予特殊保护,譬如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等劳动。而国家《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则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为“童工”。

  劳动监察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暑期工是一种特殊的务工形式,双方大都未签订劳动合同,国家法规对这方面也没有太明确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学生暑期工双方自愿,劳动部门也难以管理,只能教育企业注重保护学生权益,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江苏昊震翰律师事务所的岁红俊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法律界对于学生暑期工是否与用工单位之间构成劳动关系是有争议的,没有明确的解决标准。“大学生勤工俭学都很难选择一个概念准确界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更别说未成年人了,如果发生纠纷,即使诉诸法院,律师和法院方面也只能力求和解。”岁红俊律师说。

阅读延伸: 劳动全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