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就业 > 就业动态 >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更难

今年大学生找工作更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30 12:46:15 人浏览

导读:

如今社会大背景在发生变化,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以及家长要改变就业观念,真正实现向“大众化”转型,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雒焕素摄鼠年人才市场迎来招聘高峰,4场招聘会共有478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近

如今社会大背景在发生变化,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以及家长要改变就业观念,真正实现向“大众化”转型,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雒焕素摄
  鼠年人才市场迎来招聘高峰,4场招聘会共有478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近万个,吸引了两三万人进场应聘,采访时发现———
  日前,省内各大人才市场迎来春节过后的首轮招聘高峰。仅上个周末,在兰州市隆重登场的人才招聘大会就有四场,分别是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省人才市场、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和城关区人力资源市场。据统计,四场招聘会共有478家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提供各种不同的需求岗位近万个,周六和周日两天共吸引了两三万人进场应聘。

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招聘会是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第一次大型综合性招聘会,再加上春季是人才招聘的旺季,不少企业加快了“抢占”人才的步伐。在此次招聘会上,数百家用人单位入场纳贤,累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727个。据人才市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前后“跳槽”员工大为增加,再加上辞工返乡过年的人群,使得此次招聘会出现了少有的火爆场面,成为历届春季人才招聘会提供岗位最多的一年。

  现场

  招聘会就像赶集会

  2月23日上午9时,在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看到,招聘会场内外人山人海。由于应聘人员非常多,会场内外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就有几十人。大学生常一鹏和张皓从招聘会三楼上到四楼时,便被“摩肩接踵”的人流挤得满头大汗。常一鹏一边擦汗一边感叹:“人太多了,简直要挤出人命了。这哪叫招聘会呀,简直就是一个大超市或者是用工赶集会。”

注意到,尽管用人单位很多,但80%的用人单位都打出“有经验者优先”的招聘条件,这让许多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看到招聘条件便知难而退。另外,不少单位列出700元-1000元的工资标准。一些大学生看到该工资标准后,大都踌躇不前。大学生姚依梅和张宏讲,2002年,她们毕业于省内一所中医学校,先后工作过的单位有医院、药店、美容院、诊所等,不少单位刚开始讲好试用期结束后,工资就可以上调,但事实上,几年以来,她们拿过的最高工资只有780元。干工作辛苦不说,最重要的是有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因此,现在她们找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工资在1000元以上,否则一切免谈。

随后,又在另外两家招聘会上看到,尽管各场招聘会用人单位很多,但8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是非公有企业和大量的民营企业。而省外的用人单位所占比例不到10%。大学生常一鹏抱着一摞印刷精美的简历,向10余家单位进行了投递,整个上午,他听到最多的答复就是:“你先回去吧,简历我们收下。如果被录用,以后会通知你。”也有单位明确告诉他,该单位承接的是一个工程项目,该项目只有5年工作期,因此,他们招的就是临时工。

在招聘现场,看到不少用人单位负责人在招聘过程中连连打着哈欠或举着手机长时间通电话,会场内外、楼上楼下,大量印刷精美的各类宣传单被来来往往的人流踩在脚下一片凌乱。

  问题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部新法的实施,无疑让众多求职者非常振奋,这便意味着劳动就业面的扩大以及就业保障的加强。但事实上,大学生在人才招聘会遭遇如下情况。

  单位:成本提高,选人难

大学生:新法出台,找单位更难

  23日当天,大学生姚志连续跑了三场人才招聘会,好不容易选中一家与所学专业对口,工资标准在1500元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但面对众多的应聘人员,姚志递上的个人简历很快被搁到了一边。姚志有些急了,他冲到招聘台前质问招聘负责人为什么不仔细看看他的个人简历,该负责人不耐烦地说:“整个招聘会,你问问有几家单位能签订劳动合同?我们是一家正规的企业,一旦录用了你,将来要签订劳动合同,提供优厚劳动保障。你的个人简历太过夸大,缺少诚信,我们决定暂时不予考虑。”

该负责人跟解释,由于《劳动合同法》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是也同样约束劳动者在职场中的不诚信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如果员工在求职简历中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用人单位就可以不支付任何赔偿将其辞退。该负责人强调,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成本大大提高了,也将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更谨慎、更挑剔,更注重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

  问题二:尽管2月底迎来一个招聘黄金周,招聘会场人山人海。但听到最多的就是,用人单位大都在感叹:招聘一个优秀的、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太难、太难了。而不少大学生也在叹息:应聘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有保障的工作岗位太难、太难了。

  单位:招人难

大学生:找工作更难

  招聘会一角,一家容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正在用手扶着脸,一副无所事事昏昏欲睡的样子。他告诉,该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使用的设备仪器全部都是国外进口,因此一定要招有工作经验的,最好能够直接上岗的。否则,企业得掏一定的培养成本。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培训出来的工作人员,如果又去跳槽,对于企业来说,将是极大的损失和培养成本的浪费。

人才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讲,如今,人才招聘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尽管招聘单位对于人才、岗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年高校毕业生也以“几何数”翻倍增长。但招聘单位尤其是非公企业一般都招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不愿承担培训的义务。而大学生原本缺少工作经验,但他们又要求比较高,大都要求高薪金、好的工作环境。造成的现状是,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人才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

  问题三:观察以上四场招聘会,有一种现象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

  社会:技工荒

大学生:就业难

  陈先生是一家超市负责人,24日当天,他在招聘会负责招聘超市工作人员。有15个岗位但最后达成意向性协议的只有7名。陈先生有些无奈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对形势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也不能合理定位,就业观念尤其陈腐。超市工作人员有什么不好,就服务行业来说,属于比较体面、轻松的工作,就拿维修岗位来说,技术性不是太强,平时就是维修一下电路,很多时候很清闲。月工资700-800元,完全可以保障基本生活。想不通,这些大学生为什么就放不下架子?[page]

对此,毕业于兰州大学的李同学解释,当初好不容易“鲤鱼跳农门”,拿到大学通知书走出乡村。四年大学生活又掌握了很多相关专业知识,虽然走出校门已有两年时间,但总不能为了生计,放弃专业,去干那些初中生都能干的工作吧?再看看吧,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分析

四大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甘肃省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所长刘珙指出,如今的教育体制,在招生和教学环节上采用的是计划模式,而到了人才输出时,却遵循市场经济模式,完全由毕业生自主择业,两者相冲撞,引发的结果就是就业难。由于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往往设置在教育部门,无法同市场或社会接轨,导致的结果是就业指导中心不能指导就业,人才在求职的过程中,四处碰壁,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

“其次,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兰州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讲。他认为,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学生趋同现象严重,毕业产出与社会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市场需要的是包子,但学校送出的却是蛋糕。”该老师认为,目前很多大学生认为,机械类、电子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都是热门专业,但事实上,生物医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高级技术工人等专业的缺口则更大。

社会就业压力居高不下,是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第三个原因。资料显示,2007年甘肃省31所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共5.3万多人,比去年增长23.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3.5个百分点;全省8所师范院校毕业生近1.7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与此同时,今年甘肃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达35万人,而全省计划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只有15万人,就业岗位缺口达20万左右。根据教育部对全国30个省份高校毕业生供需比的统计,2005年1∶0.93,2006年为1∶0.83,需求相对有所下降。不久前,省上有关领导指出,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急剧增长的人数与有限的就业岗位矛盾十分突出,就业竞争空前激烈。

“社会就业观念落后,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采访中,不同行业的人士指出了这一共同问题。有关人士分析,如今社会大背景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高等教育这一块,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因此,大学生以及广大的家长一定要改变就业观念,真正实现向“大众化”转型。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调整不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从自身条件出发,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在灵活就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