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拿什么留住你,民间工艺艺人?

拿什么留住你,民间工艺艺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4 08:21:00 人浏览

导读:

哪里去寻觅、触摸传统文化?从鸿篇巨著的历史典籍,从散发着幽微光泽的博物馆藏品,从经年累月默然耸立的古建筑,也从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精湛手艺。然而,就像广陵散成为绝唱,昆曲谐剧日渐式微,民间工艺品也日益淡出人们的视线。绣品、织锦、服饰、印染、风筝、彩灯

  哪里去寻觅、触摸传统文化?从鸿篇巨著的历史典籍,从散发着幽微光泽的博物馆藏品,从经年累月默然耸立的古建筑,也从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精湛手艺。

  然而,就像广陵散成为绝唱,昆曲谐剧日渐式微,民间工艺品也日益淡出人们的视线。绣品、织锦、服饰、印染、风筝、彩灯、木雕、皮影、年画、壁画……或衰退,或消失。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大师级艺人找不到传人,这些技艺濒临消失。

  不同方位传来的消息讲述着同样的故事:苏绣湘绣大师年逾古稀,昏花的老眼已辩不清细细的丝线;走遍苍南,夹缬工艺只剩一位老人,靠日本人资助苦苦支撑……

  近日又有续集:京绣世家姚氏第四代传人姚富瑛,一辈子制作京绣绣品,从绣厂退休后,舍不得这门流传数百年的手艺,自己开店铺、自己带徒弟。但世道变了,他对旧道的坚守变成了一个人的 “苦守”:用真材实料、一二十天绣的旗袍、敞衣、饰品,往往只能卖个成本价;一丝不苟、悉心培养的徒弟,先后离他而去,或者卖保险,或者跑生意。66岁的姚富瑛最近做了大手术,几个月没去工作室,他不知道多病的身体还能允许自己做多久。望着珍爱的绣品,他哀伤地问:他们的寿命还有多长? (9月2日《中国青年报》。)

  姚富瑛的哀伤,也是我们大家的哀伤:历史的背影渐行渐远。现代文明的冲击,旧城改造的需要,资本逐利的本性,驱使推土机的履带碾过一座座粉墙黛瓦的王府、民居,推倒一个个古风古韵的城墙、影壁,其中附着的民族文化精华憾然飘逝,传统民间工艺大师技艺的传承也被生生阻断。

  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艺术,有着明显的中国元素和符号,是我们精神、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现代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

  为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文化,文化部几年前启动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但就像一台热闹的晚会,留不住民间剧种渐绝耳畔的余音;政府的抢救工程,也拉不住年轻民间工艺艺人渐行渐远的背影。

  民间工艺品制作,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完成一件艺术品,艺人要独立完成构思、创作、制作全过程。但由于传统文化 “重道轻器”思想影响,加之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很多人心目中,传统民间工艺艺术是一种仅存民间、低层次、可有可无的文化。工艺艺术不受重视,凭借口传心授,以脆弱的方式流传下来。工艺艺人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工作情绪低,后继乏人。

  我们不禁要千万次地追问:拿什么留住你,传统民间工艺艺人?

  这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将挽留老艺人、培养新艺人纳入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其中的佼佼者也享有 “大师”、 “艺术家”的美誉;文化管理机构,应提高民间工艺艺术的地位,对艺术作品评奖,给艺人评职称,将其地位提高到与传承传统艺术相称的高度;民间团体,应组建机构,募集资金,建立基金,为传统民间工艺艺人专心创作创造良好环境;学校,应将民间工艺艺术作为艺术课的重要章节,让孩子从小热爱民间工艺艺术,尊重民间工艺艺人;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应挖掘、开设有当地特色的民间工艺专业,吸收民间工艺艺术的传统传承方式,引入现代化教育方法,尽快培养民间工艺艺术后继者,减少民间工艺艺术逐年减少的悲剧。

  但愿传统民间工艺艺术,受到社会关注,被快速拯救。

  但愿传统民间工艺艺人,受到社会重视,被及时挽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