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大学毕业生收入低 “蚁族”“蜗居”流行楼市

大学毕业生收入低 “蚁族”“蜗居”流行楼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4 00:46:23 人浏览

导读:

记者近日在各大房地产门户网站发现,“蚁族”与“蜗居”已经成为新的楼市流行词,被媒体以及各路专家采用。北京中关村以北的唐家岭以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量大学毕业生群居,随着这一现象被曝光,“蚁族”则成为在京打拼的外地生源毕业生的代名词。而随着同名电视剧
记者近日在各大房地产门户网站发现,“蚁族”与“蜗居”已经成为新的楼市流行词,被媒体以及各路专家采用。

北京中关村以北的唐家岭以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量大学毕业生群居,随着这一现象被曝光,“蚁族”则成为在京打拼的外地生源毕业生的代名词。而随着同名电视剧的播出,负债累累的房奴也被形象地称为“蜗居”。

幸运“蚁族”可“蜗居”

林晓(化名)是2004年北京某名牌大学应届毕业生,她毕业时下定决心要留在北京,随后几年就和几个同学群租在学校附近。回首这几年,林晓觉得自己着实不容易,每天朝九晚五,挤地铁挤公交车。她说她就是这个城市里的蚂蚁,勤勤恳恳地工作但依然是弱势群体。

付羽(化名)则是“蚁族”中幸运的一个,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家里出了一些钱作为买房的首付。他左看右看才找到一个小户型,但单价已经高达1.8万元/平米,贷款了100多万元,每月按揭就占了收入的一半以上。付羽说,自从买了房,他就省吃俭用,对工作无比上心,不敢轻易跳槽。

刚刚大学毕业的北漂一族租住便宜的房屋或者多人群租一套房子,便成为“蚁族”,而过了几年,少数幸运的“蚁族”买房后,就升级为每月背负房贷重壳的“蜗居”族。

“蚁族”“蜗居”引发共鸣

资深财经、地产评论家朱大鸣日前在博客上的一篇关于“蚁族”的文章,短短3天就被阅读7500余次,网友在后面的评论也达60条。朱大鸣认为,蚁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记者在焦点房地产网的业主论坛里搜索“蜗居”一词,出现2800多条帖子,记者查看前10页,发现与楼市、购房者相关的占三成。而新浪乐居网的业主论坛上关于“蜗居”的帖子有81条,其中与楼市和购房者有关的占总数的四成。

这两个名词也在被一些媒体频繁使用着,记者在百度搜索“蚁族”一词后发现,仅今年12月出现的相关新闻就已达14页。

百度指数显示,与“蚁族”一词相关的网页达到641,000个,近半个月以来该词的民众关注度提高了375%,媒体关注度提高了141%。

其中来自北京的关注为全国最高,主要以20到29岁之间,本科以上学历的IT职业人士为主,男女比例为七比三。

业内观点

“蚁族”“蜗居”抗风险能力差

据记者了解,目前90%的人购房都得贷款,其中35%的人的月供占其总收入的60%。

而来自京城各大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京购房人群四成都是80后,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却纷纷在工作几年之后由家里帮助支付首付,自己偿还巨额月供,挤破脑袋也要买房。

心理专家杨子介绍,他们本身独立生活的能力差,很少有过挫折经历,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一些风险或紧急事件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强迫、恐惧等症状。

美联物业的张大伟也认为,目前不断飙高的房价对年轻的80后产生了强烈的压迫心理,他们担心房价不断上涨,从而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执意买房。

目前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房地产泡沫,有钱的投资者大量进入。而处于弱势的“蚁族”参与其中后,一旦市场发生震荡,他们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强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他建议年轻购房者对买房一定要量力而行,阶梯消费,保持理性。

名词解释

蚁族:大学毕业后工资低微,只能像蚂蚁一样,群居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边缘地带。据称,他们的特点是高智、弱小、群居。

蜗居:身背房贷的房奴。每月按揭超过收入的五成,买房后生活质量下降,放弃一切娱乐活动,不敢跳槽,精神压力巨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