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打造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战场”

打造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战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3 14:51:29 人浏览

导读:

——山东省创新机制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创新,一直是山东省就业工作的关键词,也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动力源。自2004年,山东省启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至今,全省建成或改造人力资源市场144处,其中市级16处,县级128处,
——山东省创新机制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创新,一直是山东省就业工作的关键词,也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动力源。自2004年,山东省启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至今,全省建成或改造人力资源市场144处,其中市级16处,县级128处,省、市、县、街道 (乡镇)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全面建成。

  “在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的几年探索中,我们一直秉承创新精神,努力将人力资源市场打造成就业 ‘主战场’。”山东省人社厅厅长董国勋说。截至目前,山东省布局合理、辐射力强、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已全面建成。

  创新为先——探索中执著前行

  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是就业工作的基础。一直以来,如何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是齐鲁各地就业人十分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 “人力资源市场是一扇很重要的 ‘窗口’,它不仅体现政府服务就业职能,宣传政府扶持就业政策,同时通过它及时反映市场岗位供需变化,帮助广大劳动者成功就业、实现创业。”山东省人社厅副厅长李伯平这样解读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

  创新,就是要不断突破工作难点,积极打造亮点。 “资金和场地一直是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 ‘瓶颈’,很多地区经济欠发达,缺乏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资金保障和场地支持。”山东省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毕京福说。为了突破资金 “瓶颈”,山东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与财政等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并积极与各地政府沟通协商,统筹推进各地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

  明确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创新中最突出的亮点。截至目前,全省有8个市提前一年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其中30个经济欠发达县都基本完成人力资源市场新建或改建,总面积比规划建设前增加3.2倍,服务能力同比增长1.3倍。

  当记者走进泰安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时候,看到的是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厅。泰安市就业办公室主任刘清臣告诉记者,在山东省人力资源建设整体规划的推动下,泰安市下大力气建设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解决了多年来“有市无场”的问题,将各项就业业务全部纳入职业介绍大厅,实行信息发布、求职登记、用工登记、职业指导、办理用工手续、培训登记、劳务输出、劳动代理、失业救济金发放、社会保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充分发挥了职业介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建立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评的奖励机制是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又一创新力举。为确保投入资金的高效安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山东省先后制定了《全省人力资源市场项目建设省级财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全省人力资源市场项目建设省级财政资金补助项目绩效考评暂行办法》,明确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行项目申报制,公开透明,科学管理。同时,加强全省劳动力市场项目建设省级财政资金补助项目跟踪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立足长远——夯实和谐就业基础

  作为经济大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直是制约山东省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李伯平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差异,人力资源市场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人力资源市场是连接政府和劳动者的重要纽带,是就业工作的基础,因此一定要立足长远,要建成全省统一的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

  在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长期规划的推动下,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渠道的作用。据了解,2009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年招聘会增加到6000场,比改造前增长1.22倍;年招聘会容纳人数增长到610万人,同比增长1.9倍;年登记求职数增长到190万人,同比增长1.06倍;年介绍成功人数增长到110万人,同比增长1.16倍。

  各地群芳争艳,民本服务完善,彰显着山东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特色。在济南市人资源市场,记者感受到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划建设的力量。宽阔明亮的求职大厅里,记者看到了不同专业的服务区域。 “我们建立了综合服务区、交流洽谈区、信息发布区、职业指导区等服务区域,以满足求职者不同需要。”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贾杰告诉记者,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全面推进,市场的就业服务功能日渐完善突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使公共就业工作的市场服务容量、市场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夯实基础——架起服务百姓 “桥梁”

  重视就业平台建设,在探索前行中不断夯实就业服务基础。 “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是党和政府惠民利民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就业服务的基石。因此,要做好就业服务一定要夯实基层就业平台建设的基石。”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伯平告诉记者。

  记者在临沂市莒南县看到,这里的基层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就业部门与百姓沟通的重要 “桥梁”。 “在省、市领导的推动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每年都将其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千分制考核体系,并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莒南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张守秀告诉记者,目前,莒南县已分别在18个乡镇和经济开发区建成了60平方米的 “一站式”服务大厅,将就业服务的 “触角”真正伸向了基层。

  为了实现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在立足基层、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山东省各地在拓展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运作上展开积极探索。

  在日照市岚山区记者了解到,为规范服务,该区8个乡镇 (街道)已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所,并在城区内设立了12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聘任了417位村居 (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信息网络已经全部连接到8个乡镇 (街道),通过安装 “劳动99软件”,形成了区、乡镇 (街道)和社区的信息通道,为百姓就业提供良好规范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省1814个街道 (乡镇)已有1805个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基本实现了 “五统一”和 “六到位”。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已经积累了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良好经验,不断推进就业服务规范化,架起了与百姓沟通的 “桥梁”。

  创新服务——让百姓尽享惠民“阳光”

  怎样让百姓尽享党和政府惠民利民 “阳光”?山东省在探索前行中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

  “怎样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近两年,我们大胆创新服务方式,探索通过信息化服务手段,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山东省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毕京福告诉记者,山东省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本,不断优化统计体系,完善统计手段,为就业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求职信息库和岗位信息库 “两库”建设, “劳动99”软件的推广应用,对就业、失业人员实行新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设立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点,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山东省就业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

  作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唯一一家列入国家发改委信息系统示范工程的项目,山东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化规划去年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立项,目前山东省业务专网已实现省、市、县、街道 (乡镇)四级联网,这为就业统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们在全省范围选择50个街道、100个乡镇作为就业跟踪调查点,分别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点并实行周报制度,每月形成一期全省就业情况信息,每季度形成一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和全省就业统计手册,供各级各有关部门参阅,这些举措让山东省从容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

  “通过创新,先进的统计手段让我们及时掌握就业形势变化,对于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苗头性、趋势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我们及时开展专项调查,进行深入分析,再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就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就业办公室信息统计科工作人员温玉波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