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静悄悄的法国罢工

静悄悄的法国罢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2 00:56:14 人浏览

导读:

11月底开始的法国博物馆及历史遗址罢工至今仍未停止。到法国观光的游人,可能无法看到各大博物馆的奇珍异宝,却能看到另一个颇具法国特色的场景由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在11月底带头发起的法国博物馆及历史遗址罢工到现在仍然没有停止。现在到法国观光的游人,可能无法如

  11月底开始的法国博物馆及历史遗址罢工至今仍未停止。到法国观光的游人,可能无法看到各大博物馆的奇珍异宝,却能看到另一个颇具法国特色的场景——

  由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在11月底带头发起的法国博物馆及历史遗址罢工到现在仍然没有停止。现在到法国观光的游人,可能无法如愿看到各大博物馆里的奇珍异宝,却能看到另一个颇具法国特色的场景:成群结队的罢工者们举着标语牌穿街过市,警察们则漫不经心地冷眼旁观,谁也不打扰谁,他们在各自阵营里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法国人的“罢工文化”

  自从法国文化部出台了变相削减博物馆人员编制的政策之后,博物馆的员工们就坐不住了。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古斯塔夫莫罗博物馆、凯旋门和圣礼拜堂,波城的城堡博物馆、瓦洛里市的毕加索博物馆等国立博物馆以及阿泽勒丽多城堡、艾格莫尔特城墙、卡尔卡松城堡和城墙等名胜相继受到影响,大多数都关门谢客,如今虽已有部分博物馆开门迎客,但仍有许多博物馆依然坚持罢工。

  “国家再困难也不能让文化成为金融危机的替死鬼。”“不满足博物馆的需要,巴黎将会失去作为文化首都的个性。”罢工者的口号掷地有声,政府只能与之进行谈判。怎样利用罢工进行利益调节,身为知识分子的博物馆职工们自然是再明白不过了。一旦达不到预期效果,唯一的结果就是将罢工进一步扩大。据悉,近日法国文化部已经开始有所妥协。

  不过,大家也不必把这次罢工看得过于严重。在法国人看来,罢工、游行只不过是一个稀松平常的表达观点的手段而已,就连萨科奇也曾经说过“这年头没有人会理睬(法国的)罢工了”。事实上,法国大多数的罢工都非常平和,有时甚至是静悄悄的,好像生怕弄出什么声响,破坏了城市的优雅。而这次罢工的博物馆职工们,更是在高雅艺术中浸润了许久的文化人,他们自然不会去追求什么破坏性的效果。

  博物馆罢工事件可说是法国“罢工文化”的一个缩影。罢工在法国像演出一样,也有淡旺季之分。有人说,法国人一年只工作3个月:春天上班,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每年10月份,法国就进入了罢工“旺季”,因为这是国民议会复会讨论下一年财政预算的时候。为了争取更多福利,一些公共设施机构就开始罢工。这次法国博物馆的罢工,时间也掐得很准。参加罢工的是那些不愁生计的“有钱有闲”者——作为博物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被重视文化生活的法国人所尊敬,比起那些在生产一线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工作既安全又轻松,而且,他们的收入也不低。[page]

  法国的罢工者往往并非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几乎全是享受特殊福利制度的公共部门员工,如交通、邮政、教育、电力等等。说来让人难以置信,法国的外交官们就曾在2003年年底举行了一场国际大罢工,让全世界都见识了一把他们的本领。

  罢工背后谁在撑腰

  法国人为什么能够随意罢工?给那些看上去“肆无忌惮”的罢工者撑腰的幕后人物究竟是谁?

  一般认为,罢工者的后盾自然是强大的工会组织。在法国,劳工总联合会和工人力量总工会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和行业之中,连政府官员、警察都是这些组织的成员。事实上,主导这次博物馆罢工事件的正是法国文化部的工会组织。

  不过,从根本上看,给罢工撑腰的其实是法国的宪法和老百姓。法国宪法赋予公民罢工的权利。法国的劳动法还对名目繁多的罢工种类进行了专门定义:有短时停工对雇主施压的警告性罢工,有专门针对某一部门的胁迫式罢工,有不同部门交替作业的轮流式罢工,还有支持他人的声援式罢工。

  老百姓的同情则是罢工持续、扩大的推力。尽管罢工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但多数法国人都对罢工和游行表示理解,大概是因为人人都有着参与罢工的经历吧!他们向来认为,政府听取民意乃是天经地义。在政府与罢工者的博弈中,老百姓当然同情弱者。因此,法国的罢工最后往往都是政府妥协,对罢工者没有任何惩罚。此外,罢工者还能和平时工作时一样分文不少地拿工资。

  不过,千万别以为在法国就可以“罢所欲罢”了。实际上,法国的“罢工文化”一方面包括罢工者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包括罢工的“规矩”。根据法国法律规定,要罢工,必须提前5天递交申请,其中要注明罢工原因、领导者、罢工队伍游行路线、具体活动时间和持续时间长短;获得批准的游行,警车为其开道、警察协助维持秩序;罢工游行时,则要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设施,不妨碍警察执行公务,维护公共秩序更是罢工游行组织者先要提醒注意的事项,否则要依损赔偿;媒体也要提前几天不断滚动播出罢工消息,提醒民众安排好工作、生活和出行计划。此外,公共服务部门在罢工时还要维持“最低服务”,地铁运营间隔可以加大,但绝不能停运……其实,正是由于罢工的法制化,才令法国的“罢工文化”得以持续;也正因如此,法国的罢工游行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街头狂欢表演”,甚至成为外来游客们眼中的一道风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