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伤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 > 办理病退多久能批下来

办理病退多久能批下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8 03:58:55 人浏览

导读:

说到病退其实就跟花草的枯萎一样,一般花草在茂密的时候就像人年轻时候的状态活泼年轻气质昂扬。但是花草的枯萎衰败就常常被我们比喻为老年时期的体弱多病。所已很多人在自己快退休的时候因为生病的会选择病退,那么这些人申请的办理病退多久能批下来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办理病的审批及其相关问题。

  说到病退其实就跟花草的枯萎一样,一般花草在茂密的时候就像人年轻时候的状态活泼年轻气质昂扬。但是花草的枯萎衰败就常常被我们比喻为老年时期的体弱多病。所已很多人在自己快退休的时候因为生病的会选择病退,那么这些人申请的办理病退多久能批下来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办理病的审批及其相关问题。

  一、办理病退多久能批下来:

  办理病退如果顺利的话至少要在3个月以上甚至半年。所以必须提前申请准备好平时的病例,到当地的劳动部门备案等待,因为病退的职工要通过市一级的医疗专家统一检查是否符合病退的条件符合条件的才能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每年市里会安排两次的统一检查如果错过了检查就要等到下一次,退休也会相应的延迟。 那么病退的条件为:

  (1)经市劳动保障部门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且在职期间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可办理退休。

  二、符合病退的病种:

  (一)、符合国家《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动部发〔2002〕8号)的规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患职工(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

  (二)、符合国家社会保障法规所规定的医疗期(劳动部发〔1994〕479号)满后,经市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

  (三)、具体标准:

  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

  2、长期重度呼吸困难

  3、心功能长期在Ⅲ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数≤50%。

  4、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

  5、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

  6、全胃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或小肠切除3/4。

  7、慢性重度肝功能损害。

  8、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期。

  9、各种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心、脑、肾、肺、肝等一个以上主要脏器严重合并症,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10、各种恶性肿瘤(含血液肿瘤)经综合治疗、放疗、化疗无效或术后复发。

  11、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

  12、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半径≤20度。

  13、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经系统治疗2年仍有下述症状之一,并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痴呆(中度智能减退);持续或经常出现的妄想和幻觉,持续或经常出现的情绪不稳定以及不能自控的冲动攻击行为。

  14、精神分裂症,经系统治疗5年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牢固,持续5年仍不能缓解,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15、难治性的情感障碍,经系统治疗5年仍不能恢复正常,男性年龄50岁以上(含50岁),女性45岁以上(含45岁),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16、具有明显强迫型人格发病基础的难治性强迫障碍,经系统治疗5年无效,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17、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至4级者。

  三、病退工资计算方法:

  1、病退和正常退休的区别: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退休金2%,正常退休不扣减。

  2、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按本人距正常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的年限,每提前一年减发基本养老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即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额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

  3、办理病退后的工资虽然和正常退休一样每年正常调涨,但是,在办理退休工资时,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退休金2%,提前四年,要扣8%。因为不知道你父亲养老金帐户的金额,无法计算病退工资。从扣除比例看,办理提前病退不合算。

  以上就是关于办理病退多久能批下来及其相关问题。办理病退的时间就是大概自申请后的三个约到半年不等的时间,具体是件可以参考各地方的办事效率和办理人数。希望这些资料和步骤足够的清晰,假如您对此仍有疑问的话还是建议您到相关律师事务所咨询,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