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资 > 工资集体协商 >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是什么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16 07:40:39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明确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但表述过于原则。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内容是什么?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工资集体协商的知识。...

  核心内容:《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明确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但表述过于原则。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内容是什么?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工资集体协商的知识。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根据中国国情,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

  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资协议的期限。

  二、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三、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四、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五、工资支付办法。

  六、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七、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八、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九、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劳企双方协商如何确定年度工资水平?

  要与政府发布的年度工资指导线、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等结合起来,在全面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工资支付能力和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

  一、内部因素

  1、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应当适度增加职工工资。

  2、经济效益一般、有支付能力的企业,应按照工资指导线的要求,在至少不低于下线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3、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通过双方协商取得一致,职工工资亦可适当降低。

  4、生产经营严重困难、支付能力低的企业,职工工资不得低于省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page]

  5、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国有企业,按照“两低于”(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原则,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增长的工资总额,经批准,可核入工资总额基数。

  二、外部因素

  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2、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3、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4、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8、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

  工资集体协商作用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维护劳动者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方面能够维护一线职工的权益,使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

  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新型劳资关系、实现劳资双赢的需要。也是广大工薪阶层的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现实体现。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