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经济仲裁 > 经济仲裁动态 > 融入为主 发展为先 积极服务市场 构建和谐仲裁

融入为主 发展为先 积极服务市场 构建和谐仲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26 19:57:51 人浏览

导读:

连云港仲裁委员会自1998年2月正式成立,至今年正是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连云港仲裁事业的发展之路曲折、艰苦也充满挑战。在机构组建初期的起步阶段,我们走过弯路,摔过跟头,仲裁工作一度停滞不前并陷入解散重组的困境。可以说,机构组建的前三年,我们得到

  连云港仲裁委员会自1998年2月正式成立,至今年正是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连云港仲裁事业的发展之路曲折、艰苦也充满挑战。在机构组建初期的起步阶段,我们走过弯路,摔过跟头,仲裁工作一度停滞不前并陷入解散重组的困境。可以说,机构组建的前三年,我们得到更多的是教训和感悟;而整顿重组后的六年中,我们收获更多的则是坚定与信心。六年来,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走正了路子,找准了位置,发挥了作用,重树了形象,仲裁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仲裁机构社会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六年间,我会受案数和涉案标的额总体上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预计今年依法受理各类仲裁案件近600件,合计涉案标的额近3亿元。我会的仲裁办案质量也保持了较高水平,每年仲裁案件的结案率均超过80%,审结案件的和解调解率和自动履行率已分别达到60%和70%,案件处理效果得到了当事人和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基本工作思路

  作为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且重新起步于“二次创业”初始阶段的中小城市仲裁机构,如何客观审视机构自身现状并准确定位发展思路是我们在重组后首先需要勇敢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仲裁法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我国仲裁工作肩负着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两项基本任务。这两条,是我们仲裁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仲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把“找准方向,突出优势,明确目标,立足发展”确定为振兴连云港仲裁事业的基本思路,把“公正随和息争止纷,依法保障经济发展”作为仲裁工作主题。对内,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办案,建立细致、严谨的纠纷处理监督机制;对外,广联细作,主动融入,服务大局,大力推行新型仲裁法律制度,积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开展仲裁各项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仲裁各项工作,不争论、不特立,不盲从,发展思路与工作方向紧密与仲裁法、国办文件以及历次全国仲裁工作会议精神保持一致,坚持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为根本,以融入市场经济为关键,端正大局意识、市场意识,树立公正理念、服务理念,直面困难,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稳步落实,严格对照我会既定的中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扎实、细致做好仲裁办案、宣传推介以及制度建设、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向工作机制市场化、推介服务社会化、机构管理规范化的发展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仲裁机构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主要工作举措

一、以落实仲裁推介“两率”为中心,不断加强仲裁宣传力度,拓宽仲裁覆盖面。
  仲裁法律制度的社会认知度不高是影响仲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着“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方针,我们十分重视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律师协会以及重点市场经济主体三大层面的联系与沟通,通过不同层面的不同载体、不同渠道,积极、广泛、深入地开展新型仲裁法律制度宣传推介工作,并始终把仲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优势作为推介重点,力求知识介绍、以案释法有机统一,保证仲裁“两率”的有效落实。
  1、巩固仲裁宣传基地,扩大社会认知层面
  我们正处于先进的新型仲裁法律制度与初始的仲裁工作水平和相对滞后的社会仲裁意识相矛盾的仲裁事业发展初级阶段,全面普及与提高社会各界对仲裁法律制度的认知与选择,是我们仲裁人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消除曾经的负面影响,我们首先重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和各类大型活动面向公众的宣传平台的直接作用。几年来,我们相继通过参与全市“3·15”、“12·4”等法制宣传日咨询及各重点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团体组织的展览、会议等活动发送仲裁宣传材料;与市报、晚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建立宣传联系制度,通过工作短讯、案件报道和宣传专版等形式介绍仲裁工作情况;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分别在连云港市信息中心设立168仲裁咨询热线,联手联通公司举办“仲裁走进130”短信服务,以及建立日常工作网站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入世新趋势、仲裁解纠纷”、“仲裁断案、公正高效”、“合同纠纷选仲裁”等观念送至社会各个层面,扩大社会各界及公众对仲裁制度的认知度,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page]
  2、加强与重点行业部门协调,规范合同仲裁条款。
  为落实国办发[1996]22号文件要求,我们始终重视加强与经济纠纷多发领域合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间的协调与联系,依照《仲裁法》及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帮助他们对各类经济合同示范文本中的争议解决方式条款进行修订和规范,以切实保障当事人选择仲裁解决经济纠纷的权利。另外,请市政府法制办分别与建设、房产、工商联外经贸、保险协会等部门联合发文到各有关单位,要求其通报、落实合同规范工作。此外,我们还对口面向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合同主管人员举办了数千人次仲裁法律知识培训。
  通过广泛细致的宣传推介工作,仲裁推介“两率”得到有效落实。据了解,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各财产保险公司和国土、工商联系统、建筑房地产等行业以及连云港市众多大中型民营企业各类经济合同的仲裁条款已基本落实;全市逾半数律师在日常执业中积极规范经济合同文本并优先推荐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3、发挥派出机构窗口作用,以热心服务换取社会效益。
  年以来,根据工作需要,我们相继在市房管局、工商联和保险协会设立了“房地产仲裁调解中心”、“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和“保险仲裁调解部”等派出机构,充分利用其窗口作用,不断提升仲裁服务水平,扩大仲裁服务范围。据初步统计,几年来各个派出机构积极利用所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利工作条件,结合行业优势和仲裁灵活机制,无偿接受各类法律咨询近2000余人次,成功化解诉前细小行业纠纷近600起。其中,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得到了江苏省工商联的高度认可,该模式被省工商联作为一个专题计划在全省进行推广。
派出机构的良好运作,有效促进了相关重点行业较高的合同规范率和机构选择率,也全面提升了仲裁促和谐、保发展的职能作用社会口碑,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以提高仲裁案件“三率”为核心,不断完善办案程序,确保案件处理质量。
  ,《刑法修正案(六)》明确追加了“枉法仲裁罪”,仲裁法综合性司法解释也正式出台。这一系列法律规范的出台,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仲裁法律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了仲裁事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对仲裁机构和仲裁队伍的监督管理,增加了仲裁工作的法律责任和压力。为此,我们也相继调整了仲裁办案思路,确立了以“三率”为指标、力求和谐共赢的3点办案原则:即普通案件调解优先,典型案件和谐处理,办案监督全程一体。
  1、以仲裁程序为抓手, 仲裁监督制度化。
  仲裁司法监督主要落脚点在于仲裁办案程序。据此,我们始终把仲裁程序监督作为办案质量管理的主轴。我们要求,秘书处各办案人员均要重视对办案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客观记录,并指定部门专人进行集中归纳整理,同时研究借鉴同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和办案措施,参照相关司法解释,及时调整、改进、完善仲裁程序;要求全体仲裁人要牢固树立“程序即形象、程序即效力”的办案观念,严格把好仲裁的每道程序,不疏忽任何关键环节,确保仲裁案件质量。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要将建立完备科学的质量保证和监督制度作为办案制度建设的重点”的要求,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拟订了《仲裁程序监督办法》,以内设当事人、复核人员和监督机构三层监督机制的方式,对仲裁庭(包括办案秘书)办案程序要求及违纪处理作了系统规定,实现了仲裁内部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
  2、以提高“三率”为目标,促和止争,服务发展大局。 [page]
  我们认为,仲裁法律制度的价值在于其对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和重要作用。公正高效处理经济纠纷、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仲裁机构的法定职责和光荣使命,合法、高效的调解促和机制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作用的最佳归结点。因此,对每个案件,我们都要求仲裁庭尽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参法理的有机统一和灵活运用,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作出让步;或者由仲裁庭提出初步调解方案提纲,供各方当事人协商沟通时参考,最终促使当事人快速达成和解调解协议。此外,我们秉持“质量优先、和谐共赢”的办案理念,以案结事了为追求,对疑难、新型或者影响重大的案件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把握,强调典型案件和谐化处理,力求息争止纷于仲裁机构内。
  总体上,相对案件数量和涉案标的总额的增长,我会近年来的办案质量的提升也很明显。近两年新收案件数量快速增加,但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尚未出现。
三、以融入市场经济为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仲裁队伍建设
  内部建设是各项事业的基础工作,其中人的管理是其核心内容。我们认为长沙会议之所以确定借助市场经济专家落实仲裁推介“两率”,是因为作为市场经济权威人士的各行业专家,不仅熟知经济规律、了解经济政策、掌握经济动态、深谙专业知识,还因为他们在地方经济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他们更能将仲裁服务直接全面地融入市场经济,从而推动仲裁工作紧密贴近政府重大经济工作进程,提升仲裁事业发展的社会综合效益。我们理解,“两率”是贯彻仲裁法、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办文件精神的重要抓手。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中心任务就是按照长沙会议所强调的,“必须抓住融入市场经济这个关键环节,‘把经济界人士请进来,把制度推出去’,使经济界人士成为仲裁专家队伍和仲裁员队伍的主体,确保仲裁事业可持续发展”,使各类市场主体自觉接受仲裁法律制度,不断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各类经济合同的合同规范率和仲裁机构选择率,确保仲裁事业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能。
  为此,近年来,我们面向社会公开推荐、重点遴选了一批素质过硬的经济界人士担任仲裁委员会委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仲裁员,让他们切实参与我会仲裁工作重要进程和事业发展。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各领域专业人才选聘力度,吸收更多的经济界优秀人士参与仲裁事业,不断提高他们在仲裁委员会委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仲裁员队伍中的比例。相应地,我们针对仲裁员公正、高效办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仲裁办案质量管理机制,单独制定了仲裁员办案规范、评审及监察、专家咨询等工作制度,把仲裁员办案管理逐步纳入了全程专线监督的规范轨道。
科学发展实践体会
  我们知道,衡量仲裁机构的根本标准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连云港仲裁委的成长进步与发展经历,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发展,是我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最根本的办法。同时我们也切实认识到,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核心组织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鼎力支持,离不开仲裁人的自律、敬业与求真务实。在仲裁事业步入二次创业的今天,如何在仲裁工作领域有效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仲裁人应当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的实践体会是,端正思路围绕“三个必须”,以人为本立足“三个坚持”。
  即仲裁事业必须立场坚定讲政治。讲政治,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仲裁工作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仲裁事业道路,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因为我国仲裁工作的政治本质决定了仲裁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这是我们决不能动摇的政治基础。 [page]
  仲裁事业必须一心一意谋发展。谋发展,就是始终把“发展”作为仲裁事业自身建设的基准目标,只要有利于仲裁法律制度的宣传推行、只要有利于仲裁办案的公正高效,只要有利于当事人化解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只要有利于仲裁机构自身建设,我们都应当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为仲裁事业健康发展争取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理解,科学发展的关键是要持续发展,仲裁事业要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不仅需要全体仲裁人的干劲冲劲,更需要我们为事业的长足发展储备足够的后劲。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持续发展仲裁事业的主要抓手是规范。作为全国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连云港仲裁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办案、管理、推介以及办公条件等方面,力求想尽办法,备足条件,用足政策,为仲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仲裁事业必须全力以赴促和谐。促和谐,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突出仲裁法律公正、高效、便捷、和谐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体现仲裁专家断案的专业服务优势,积极为当事人排解纠纷、化解矛盾提供更规范、更完善、更亲和、更便捷的一体化仲裁服务,使仲裁机构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贴心参谋,成为社会各界大众的知心朋友。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由“人”围绕“人”来开展的。因此,我们认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协调人的相互关系并最大效能地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应当是我们在仲裁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我们的体会是:
  机构管理上,坚持以两支队伍为教育主体,要不断加强仲裁员以及仲裁委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教育,将教育培训和制度监督相结合、业绩考评与奖惩机制相结合,从根本上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成熟、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仲裁队伍,从而为仲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提供队伍保证。
  仲裁办案上,坚持以当事人为协调主体,坚持法律法规与行业规则、商业惯例科学结合与灵活适用,坚持办案公正规范,力求便捷和谐高效,在最大限度内实现当事人的互谅共赢,促进社会和谐。
  宣传推介上,坚持以经济行业以及社会大众为服务主体,加大仲裁法律在各行业领域的宣传与服务层面,突出特点优势,强化服务引导,切实做到沟通主动,服务规范,有始有终。
  当前,全国仲裁机构正全面步入二次创业阶段,连云港仲裁委将一如既往地立足实际,真抓实干,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确立我们的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来扎实推进我们的仲裁事务,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解决我们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认真落实国务院法制办关于“二次创业”的整体部署以及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努力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仲裁事业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全面地推进仲裁各项工作。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仲裁机构全体仲裁人牢牢树立仲裁事业忠于法律、服务为民的坚定信念,方向正确,思路明确,定位准确,我们的仲裁事业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宏为。


(稿件由广州仲裁委员会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