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保险 > 交通事故理赔 > 交通事故定责哪个部门

交通事故定责哪个部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2 13:00:59 人浏览

导读:

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是需要通知交警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的,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样受害者才能向肇事司机索赔的,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交通事故定责哪个部门的相关知识,希望帮助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是需要通知交警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的,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样受害者才能向肇事司机索赔的,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交通事故定责哪个部门的相关知识,希望帮助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交通事故定责哪个部门

  这个就是交警队的事情了,发生事故后要第一时间报警,交警就会派人到现场勘查,拍照,取证等,然后对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告知当事人,同时下达事故责任认定书。

  但是交警下达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双方要是没有异议的,就参照执行了,如果对事故责任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还是不满意的,还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重新划分责任,最后是以法院的判决为准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的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的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规章,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原则有以下三点:

  1、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即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违犯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俗称的违章行为。如不存在违章行为,就不属于交通事故。

  2、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要负相应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3、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认定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三)对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四)交通管理部门迟迟未作出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五)“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五十条交通警察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七日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破获案件后七日内,需要检验、鉴定的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三日内,向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提交“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应该知道,交通事故定责是由当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的,一般十天内作出认定结果。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交通事故定责哪个部门的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同时我们提供专业的律师进行在线咨询,及时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