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动态 > 故意转移财产者被简化程序直接执行

故意转移财产者被简化程序直接执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2-13 10:39:07 人浏览

导读:

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抗拒执行等情况,法院将简化执行程序直接进入强制执行!昨天上午,五华区人民法院通报了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相关情况。两年前,李某向朋友借了20多万元钱。经过法

  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抗拒执行等情况,法院将简化执行程序直接进入强制执行!昨天上午,五华区人民法院通报了“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相关情况。

  两年前,李某向朋友借了20多万元钱。经过法院判决,由李某支付申请人20余万元欠款。但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法院发现李某的名下并没有任何可以支付还款的财产。经过调查,原来李某与丈夫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将财产全部转移到丈夫名下,故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执行法官找到李某后,向其说明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李某才答应在限期内全部履行。对李某故意不履行判决的行为,法院对其进行了司法拘留15天,并处罚款1万元。

  今后李某这样故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行为,五华法院将重惩,“要加重‘老赖’逃避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成本,在反规避工作上下狠招。”五华法院执行局杨文昆局长介绍,规避执行的行为已成为导致执行难的重要因素。为有效遏制规避执行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破解规避执行行为的长效机制,五华法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规避执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转移、隐匿、处分财产,利用公司法人制度、虚假诉讼、恶意诉讼、隐瞒、漏报、拒不进行报告财产、对抗或外逃,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虚设债务等。比如夫妻通过离婚的方式将财产转移到另外一方名下,股份制公司没有经过财产清算直接宣布解散等。

  杨文昆局长介绍,五华法院与各部门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全面布控掌握被执行人信息。此外成立财产查控组,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立即启动调查、查控程序。同时以完善财产申报、悬赏举报为基础,以有效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为手段,以执行联动为突破点,通过“快查、快控、快执、快结”的方式简化执行程序,加快执行速度,缩短办案期限等措施,遏制规避执行行为。

  “一旦被执行人使用自己的身份证进行高消费,或是出没各地,公安部门将能够及时掌握,并通过短信发送给执行法官。”杨局长说,通过与公安部门建立协助机制,能够有效掌握被执行人的信息和活动情况,提高办结率。

  自今年2月7日到4月7日,五华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以来,共结案112件,资金到位1170.67万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