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效力 > 合同效力纠纷 > 双方合同撕了再粘好受法律保护吗

双方合同撕了再粘好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23 07:31:22 人浏览

导读: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那么,合同生效一般要具备哪些条件?合同撕了再粘好受法律保护吗?签订合同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那么,合同生效一般要具备哪些条件?合同撕了再粘好受法律保护吗?签订合同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一、合同生效一般要具备哪些条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不能仅以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为根据,而不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撕了再粘好受法律保护吗?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而且合同的生效时间也是在合同成立时生效,因此,只要合同订立时,双方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行为人在缔约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双方分别持有的合同都被撕毁,如未履行且一方拒不承认的,视为未签署过生效合同;

  双方分别持有的合同都被撕毁,如果已经实际履行,视为事实合同关系,有效。

  至于撕毁以后再粘好,只要文字还清晰,条款齐全,内容完整。被撕坏了的合同,粘好后,仍然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三、签订合同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以便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防范欺诈、减少交易风险。

  (二)争取合同的起草权、并以书面形式对谈判中所取得的承诺进行约定。

  (三)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应一致。例如本是加工承揽合同,如果使用购销合同文本,则将为合同的履行和法律条款的适用增添了争议。

  (四)合同条款在起草与审查时应注意:

  1、规格条款上要注意对各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做出说明,避免供需之间出现差异。

  2、明确约定质量标准以及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

  3、明确交付方式,如送往本地,当明确约定送货地点;如送往外地,则尽量不要写明。此外,还应列明收货方经办人姓名,如果对方更换新的经办人,应当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委托书。

  4、明确付款时间及其支付方式。不仅要追求销售额,更要讲求经营效益。如果货款收不回,那么销售得越多,亏损越得越严重。

  5、明确规定双方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否则会削弱合同的约束力。

  6、各条款均应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并避免条款重复、或者前后矛盾,产生歧义。重要条款要仔细斟酌,尤其是要防止模棱两可的词句或多义词。比方在实践中不少人将定金写成了“订金”,而“订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预付款,不能起到定金的担保功能。

  7、争议解决方式和诉讼管辖地要明确、具体。如果采用仲裁,则一定要明确约定某一客观存在的仲裁机构,否则将导致条款该无效。

  8、签订时应加盖单位公章,如果是对方经办人则应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签约授权委托书。

  9、签订以后应根据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及时进行归档保管,以免丢失。同时可将合同复印件交由履行部门存查,保证依约履行。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叙述的有关合同撕了再粘好受法律保护吗的相关问题。综上所述,即使合同被撕毁,只要合同签订时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粘好后内容完好,条款清晰,还是受法律保护的。若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