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知识 > 借款合同知识 > 借款纠纷 > 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

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3 02:27:59 人浏览

导读:

借钱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所以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问题层出不穷,也有不少是起诉解决的。那么,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民间借贷纠纷法院流程是什么?民事借贷纠纷怎么判?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借钱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所以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问题层出不穷,也有不少是起诉解决的。那么,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民间借贷纠纷法院流程是什么?民事借贷纠纷怎么判?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

  民间借贷纠纷举证主要有以下七点需要注意: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如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登记电脑咨询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如当事人名称在诉争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资料。

  2、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借款合同、借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需注意的是,如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如赌债等,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3、证明已偿还借款的证据:包括收条或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等。

  4、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包括本金金额的计算清单、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计算方式等。民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款。

  5、证明存在抵押、担保的证据:设定抵押的民间借贷,如设定抵押涉及到不动产,需提供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证明。有担保人的,需提供担保人出具的担保合同,或具有担保人签字的借条、借据。

  6、证明诉讼时效的证据: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随时提出还款主张,不受三年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提出还款主张后三年内没有继续主张的,视为超过诉讼时效,法律不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为延长诉讼时效,可在借条约定还款期限届满三年或提出还款主张后三年内以邮政“特快专递”不断寄送追款函,或通过媒体公告的方式以延长诉讼时效。

  7、已办理可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文书,可不经法院审理,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民间借贷纠纷法院流程是什么

  民间借贷纠纷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

  5、宣布判决结果;

  6、判决生效,执行。

  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它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

  第93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这就是说,当事人可根据“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规定,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防止或减轻经济损失。在当前资金紧张、组织生产要素困难的情况下,确实有不少债务人货款不按合同及时结清,拖债、搪债现象相当普遍,有的即使公证机关作出裁决或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也往往难以执行;有的债务人实质上是在进行经济诈骗活动。遇到这些情况,债权人可根据上述规定,在向人民法院提出债务诉讼的同时递交一份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有关债务人的财产情况,以便于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它方法。如遇债务人经济诈骗,债权人可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以防债务人转移财产,造成债权人经济损失。

  三、民事借贷纠纷怎么判

  1、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不会涉及坐牢的问题,但如果民间借贷经人民法院判决确定的,当事人无理由拒绝履行判决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可能涉嫌拒绝履行判决、裁定刑事犯罪,一经定罪,有可能会坐牢。

  2、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准备的“个人借贷纠纷诉讼该怎么举证”的全部内容,法律快车小编提醒大家,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