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知识 > 借款合同知识 > 借款纠纷 > 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的处理

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的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3 17:42:07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的解除可以是发生了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而解除的,也可以是按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解除的,如果双方约定了解除借款合同的,那么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的处理是怎样的呢?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合同的解除可以是发生了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而解除的,也可以是按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解除的,如果双方约定了解除借款合同的,那么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的处理是怎样的呢?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的处理

  借款合同签订后,在符合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同时,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今天,给大家讲解下借款合同解除后约定的利息如何处理。

  合同解除产生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后果,但是合同解除不影响合同中有关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这些条款继续有效,仍可以作为处理善后事宜的依据。也就是说,借款合同解除,对于之前约定的利息,可以经过双方的协议,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的话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解除或确认合同解除,并主张对方支付利息,因为按照合同的约定借款期间从借款之日起,就需要开始支付利息。所以借款合同解除,借款期间的利息原则是需要支付的。

  二、借款合同解除的后果

  1、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承办人应具有合法资格。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产生的后果是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新的合同法律关系或消灭原有的法律关系。尽管合同当事人资格因在签订时已经审查确定,变更或解除时可不必审查,但承办人的资格仍应审查。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合同承办人因情况变化是会发生变化的。

  2、合同一方的承办人、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动,不得因此而变更或解除合同。因为合同原承办人或原法定代表人经办的合同不是为他们个人,而是为单位签订的,合同的义务人应是单位而不是他们个人。

  3、借款合同变更或解除时,借款人已经占用的借款和应付的利息,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应按原借款合同的规定偿付。

  4、在变更协议达成之前,原借款合同依然有效。在此期间的任何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行为,均属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不得以变更后合同的规定为借口,逃避责任。

  三、借款合同约定利息

  1、民间借款合同中既约定利息又约定违约金的处理。如果民间借贷合同中对借款人逾期归还借款的违约责任,既约定了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又约定了高额的违约金,对于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或罚息部分,由于违反了上述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法院应依职权认定无效,只保护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内的利息。

  2、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高额违约金调整的标准是守约方的损失。借款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其标的物是货币,对于贷款人来说,如果借款人不按期归还借款,其所遭受的损失只能是借款利息。

  签订个人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项:

  1、还款期限。

  合同中应写明还款期限,便于资金收回和维护自身权利。另外,在诉讼时效方面需要注意是: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以随时提出还款主张,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提出还款主张后两年内没有继续主张的,视为超过诉讼时效,法律不予支持。(为延长诉讼时效可以用邮政“特快专递”不断寄送追款函,邮件回执单必须明确注明寄送的内容,如“要求还款1万元的函”、“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函”等)

  2、借款利率要写明。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在借贷合同中利率一定要明确约定,没有约定利息的,将视为无息借款。约定超出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借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只返还本金。

  3、借款用途要查清。

  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如赌债,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

  4、书面证据要保留。

  原告主张债权必须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借条在债务人之手时一般将被推定为该债务已经清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的处理的相关内容。综上,借款合同解除约定利息可以经过双方的协议进行约定,如果约定不成的可以起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