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知识 > 公司人格否定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05 11:11:09 人浏览

导读:

在公司法中,存在一个很特殊的制度,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那究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法人人格否认是针对那些滥用公司股东的人而言,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更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在公司法中,存在一个很特殊的制度,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那究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法人人格否认是针对那些滥用公司股东的人而言,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更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含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该股东即丧失依法享有的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利,而应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

  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不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否认,相反其是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和升华。正是因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证明并捍卫了法人制度的公平、合理与正义。因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当法人运用背离法律赋予法人人格的原始初衷,即公平、平等、正义,而为他人控制和操纵,已不再具有独立性质。法律将无视法人的独立人格而追究法人背后的操纵者的法律责任。

  因此,这种法人人格否认所引起的从法人人格确认向法人人格否认的复归并非是对整个法人制度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对法人人格的严格恪守。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所否认的法人,实际上是一个被控制了的,失去人格独立性的法人空壳,所以该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法人制度的健康发展,防止了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不致发生偏向和被异化。

  实践中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情形多种多样且相当隐蔽,以立法的形式来固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和场合,已经远远超出了立法者之能力。所以我国《公司法》第20条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又无相关司法解释加以规范,以致于广大法官在司法实务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标准分歧很大。

  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后果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认,主要表现在该法第20条第1款和第3款的规定。《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

  1、公司资本显著不足

  这里所说的资本显著不足,是指公司成立时股东实际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与公司经营所隐含的风险相比明显不足,其判断的依据是经营的需求而非法律的具体规定。

  2、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

  公司被用来回避合同义务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为逃避契约上的特定不作为义务而设立新公司从事相关活动;

  ②通过成立新的公司逃避债务,主要是将公司资产转移到新公司而逃避原公司的债务;

  ③利用公司对债权人进行欺诈以逃避合同义务。

  3、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

  利用公司规避法律所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缺乏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因而也成为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之一。

  4、公司法人人格的形骸化。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的法律知识。在有限公司中,股东的责任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股东滥用公司权利,就可以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