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方案 > 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1-28 21:28:03 人浏览

导读:

摘要:砌体结构建筑占我国建筑工程80%以上,但因砌体结构材料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很低,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能力较差,本文针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施工建议。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技术1引言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砌

摘 要:砌体结构建筑占我国建筑工程80%以上,但因砌体结构材料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很低,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能力较差,本文针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施工建议。

  关键词:砌体结构 抗震 技术

  

  1 引言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其中砌体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是我国多层住宅和多层小型公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80%以上。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大陆内的一个最宽广的浅源强震活动地区,是多地震国,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的抗震施工质量控制,意义重大。

  2 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破坏,可正常使用;设计烈度地震可修复使用;遭遇大震时不倒塌。”但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抗震意识薄弱、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不到位、有关监督部门对工程抗震设计及施工质量监督不到位等原因,往往造成抗震施工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如下:

  2.1构造柱与砖墙体的水平拉结钢筋施工不规范,主要表现为:1)拉结钢筋沿墙高度设计的位置不均匀或间距过大或数量少;2)拉结钢筋伸入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够;3)拉结钢筋摆放的平面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有的钢筋离墙皮的距离太小,而有的将两根钢筋放在墙的中部。

  2.2圈梁在外墙转角处不设或漏设转角附加筋,构造柱纵筋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按规范进行施工,使其钢筋位移在允许的范围内,而且使从基础内或圈梁内伸出的构造柱纵筋发生错位。这样不仅使其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也消弱了构造柱的抗震作用。

  2.3构造柱箍筋弯钩的角度、长度、箍筋扣的摆放位置达不到规范要求。箍筋的作用就是牢固纵筋使其与混凝土构成整体,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构造柱不产生变形,箍筋扣既是薄弱环节,有的施工操作人员未把箍筋扣螺旋或错开,而是随意摆放,有的接连几个箍筋扣都摆放一侧,并且箍筋的弯钩的角度达不到135°,弯钩的长度达不到10d(d为箍筋直径),致使箍筋在地震力作用下很难发挥其作用或失去作用。

  2.4构造柱在楼层盖节点处箍筋加密区不符合规范要求。有的构造柱箍筋加密区高度不够,有的构造柱上、下1/6H(H为层高)范围内箍筋根本不加密。

  2.5构造柱烂根。构造柱一般逐层浇筑,在分层浇筑时,由于柱根部圈粱处留有落地灰、碎砖块等杂物,不进行清扫、冲洗,再加混凝土振捣不实、接茬不严密等原因,造成构造柱根部出现严重漏筋及缝隙夹渣层。

  2.6防震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施工时,缝内常掉进碎砖块、凝土块等杂物,不及时进行清理,使地震时防震缝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干砖上墙或润砖不透,使砌筑砂浆强度等级降低,纵横墙交接处留直搓等做法,都会影响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2.7空心板安装不规范。空心板安装前不堵头或堵头的做法不正确,堵头处表面距板端的距离过小,这样在细石混凝土灌缝后板端形不成销键,影响楼屋盖的整体性,对有特殊要求的楼犀盖,如房屋端部在房间的楼盖,八度设防时的屋盖和九度设防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粱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因施工较复杂而很少按规范要求操作。

  3 抗震施工技术要点

  5.12大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严重倒塌,但有少数砌体结构的房屋却经历了高震级的考验,此情况一方面说明现存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另一方面也说明砌体结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和精心施工,也能够抵抗较大震级的地震破坏能力。因而,此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如下:

  3.1混合结构内外墙在每个楼层1400mm砌筑高度以上部位应同时咬槎砌筑,不得留直槎。上部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必须不小于高度的2/3。 [page]

  3.2与构造柱相邻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在墙体施工时,应根据马牙槎的尺寸要求,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截面。相邻砖墙马牙槎的最小间距必须满足构造的设计截面尺寸。

  3.3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两根Φ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lO00mm。后砌的非承重墙与承重墙交接处,除应在承重墙留阳槎外,还应沿墙高每500mm配置2根Φ6钢筋互相拉结,钢筋伸入每边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

  3.4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搭接位置应从每层圈梁顶面开始。当混凝土等级为C20,钢筋采用I级钢筋时,搭接长度为35倍钢筋直径,采用I级钢筋的末端应加弯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

  3.5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联结,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I/6层高或50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lOOmm。构造柱的箍筋直径均采用Φ6,箍筋端部应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应小于60mm。

  3.6构造柱和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20,其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以50mm~7Omm为宜。新老混凝土结合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再辅以20mm~30mm厚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灌新的混凝土。

  3.7钢筋混凝土圈梁的纵向钢筋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均为35倍钢筋直径(C20混凝土,I级钢筋)。采用I级钢筋的末端应加弯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L形或T形圈梁在转角处要按设计要求增设附加筋。

  3.8在浇灌构造柱混凝士前,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并将模板内的落灰、砖渣和其它杂物清除干净。在砌墙时,应在各层柱底部(圈梁面上)以及该层二次浇灌段的下端位置留出两皮砖的洞眼,以便清除模板内杂物。清除完毕应立即封闭洞眼。

  3.9构造柱的混凝土可分段浇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000mm或每层分两次浇灌。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质量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灌。浇灌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实。振捣棒应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振捣时,切忌振捣棒直接触碰墙身。

  3.10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其层间错位和垂直度必须小于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在逐层安装模板之前,必须根据柱轴线随时校正竖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4 隔震技术及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隔震技术是国际上热门的工程抗震新技术,它通过把隔震消耗装置(如橡胶隔震垫)安放在结构底部和基础或底部柱顶之间,把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如此就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作用,明显地减轻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隔震体系是有很大的垂直承载力(50T~2000T)及很大的垂直压缩刚度,而其水平变形刚度较小(0.25kN/mm~1.8kN/mm),水平变位值限较大(10~50cm),因此具有足够大的初始刚度,以抵抗风荷载和轻微地震,当强地震发生时,又能自由地柔性滑动,而变形过大时,刚度就回升,具有保护和限制作用。同时,其耐久性能好,一般使用寿命可在70年以上,远超一般民用建筑物50年使用年限的要求。根据其特性,一般来讲隔震技术主要适用于多层建筑及低层建筑中。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该方法主要使用于高层或超高层。

  5 小结

  总之,我国是地震多发性国家,全国约2/3的地区受到地震的影响,而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目前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因此,要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防震能力,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规定,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按照科学的施工程序施工,如此方能保证施工质量,建造出优质工程。 [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