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方案 > 钢箱梁顶推施工工艺

钢箱梁顶推施工工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1-28 16:50:14 人浏览

导读:

1、工程概况1.1小清河桥位于济南小清河上,与老桥紧挨。新桥下部为钻孔桩基

  1、工程概况

  1.1小清河桥位于济南小清河上,与老桥紧挨。新桥下部为钻孔桩基础、圆柱形墩身,上部主跨为钢箱梁,跨距65m.新桥由3片钢箱梁组成(垂直于桥向),每片5节(沿桥向)。每两片钢箱梁间距3m,再用桥面板焊接成整体、钢箱梁面板上铺设沥青混凝土,边跨为砼现浇箱梁,主跨钢箱梁与边跨砼箱梁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连成整体。钢箱梁在工厂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

  1.2难点施工主要内容为:由中间3节钢箱梁组成的3片钢箱梁的安装就位(共9节),共计360吨。采用的施工方案为先沿桥向纵移到钢箱梁对应的跨位,再横移钢箱梁至梁位处下落就位。为横移钢箱梁,在河中钢箱梁4个接处下方,设置4个临时支墩。同时可以作为钢箱梁需调拱使用。

  2、施工流程

  济南小清河钢箱梁顶推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材料和设备进场)→横移轨道和纵移轨道的铺设→轮箱纵移钢箱梁→落到自锁爬行顶推小车上→横移钢箱梁就位→钢箱梁对接→钢箱梁调拱

  3、施工工艺

  3.1轮箱纵移施工工艺

  3.1.1主要设备:轮箱

  3.1.2纵移轨道铺设在老桥路基上铺设轨道,轨距3.2m,用P50钢轨,轨道下用1.25m短枕木,间距80cm,每10m设轨距拉杆一道。轨距拉杆可用4m方木完成。轮箱按轨距布设好后,钢箱梁用50吨的汽车吊吊放在轮箱上,准备纵向移动。

  3.1.3钢箱梁纵移启动轮箱,低速运转,将钢箱梁纵移至对应跨位。为保证横移时钢箱梁的精确位置,运梁轨道要严格顺直,并与新桥桥轴线平行,且钢梁运至老桥上时,要正对其桥跨位置。要求测量定位准确。同时,为保证老桥的承载,轨道必须设置在老桥主拱上方。

  3.1.4落梁至横移轨道纵移到位后,在两端梁下轮箱上安放千斤顶,顶起钢箱梁,在纵移轨道上安放延伸横移轨道,自锁爬行顶推小车安放至钢箱梁两头下方的横移轨道上。为防止钢箱梁滑移,在自锁爬行顶推设备上搭设一层至两层枕木,千斤顶落下钢箱梁至自锁爬行顶推小车上,横移钢箱梁。拆除纵移轨道上的横移轨道,退出轮箱,进行下片钢箱梁的纵移。为保证钢梁的精确就位,两端的横移轨道要严格顺直并严格垂直桥轴线,两轨道严格平行。

  3.2顶推横移施工工艺

  3.2.1主要设备:自锁爬行顶推小车。

  3.2.2横移轨道铺设在搭设好的临时支墩轨道梁上铺设间距80cm的短枕木,在枕木上铺设50型钢轨,轨距为55cm。

  3.2.3钢箱梁横移钢箱梁放置在自锁爬行顶推小车上,两台设备同步慢速将整片钢梁横向推至梁位。推动时,钢梁两端顶推千斤顶慢速且同步,防止钢梁纵向移位。

  3.2.4下落就位钢箱梁到位后,通过支墩上千斤顶及搭设好的钢枕垛(由I15加工成70cm和110cm长钢枕),顶起钢箱梁少许,抽出梁下一段横移轨道和轨道梁,再通过支墩上千斤顶及钢枕垛,交替下落至设计高程,支垫就位。钢箱梁3节的就位顺序为自西向东依次架设就位,待南面三节2#钢箱梁就位后,依次就位中间三节3#钢箱梁。微调联结好南面2#钢箱梁和中间3#钢箱梁后,再就位北面三节2#钢箱梁联结。钢箱梁联结好后,利用支墩对钢箱梁拱度调节。

  4、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自锁爬行顶推设备,主动与从动之间应增加链接,限制由于摩擦力不够造成顶推设备上的钢箱梁发生倾覆。

  在横移顶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动与从动运行速度不一致,造成从动支座发生倾覆,所幸没有发生钢箱梁倾覆事故,造成损失。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了技术科人员提出的措施:在主动与从动支座上安放两根I15的工字钢(现场材料)连接成一个整体,限制主从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造成倾覆事件。

  4.2横移落梁后,需要对箱梁的高程、支垫位置进行校正,准确就位。在钢箱梁通过4个钢枕支座落到设计位置后,由于箱梁的高程和支垫位置有偏差,需要对钢箱梁进行校正,准确就位。在施工中加工纵移校正滑板、横移校正滑板,利用螺旋千斤顶横卧在纵横移校正滑板上,滑板与箱梁接触面抹上黄油,滑板与支座之间放上木板,利用摩擦系数差异,通过千斤顶的顶推力对箱梁进行校正。 [page]

  4.3钢箱梁的运输变形以及钢箱梁加工的精确度对施工联结的影响。钢箱梁在聊城加工场加工好后运输到济南工地,在运输过程中钢箱梁会产生变形,加上钢箱梁加工存在误差,对调梁施工和联结产生影响:调梁很难精确到位、在精确到位的情况下无法联结。

  施工时,经得甲方技术人员的同意,在钢箱梁变形时先保证联结后再调节钢箱梁梁位。对于无法按设计调节到位的钢箱梁,由钢箱梁四角均摊变形,减小箱梁变形对桥型的影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