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施工方案 > 中型砌块砌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中型砌块砌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1-28 15:54:07 人浏览

导读: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型砌块墙体砌筑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要求:2.1.1砌块:2.1.1.1粉煤灰硅酸盐密实中型砌块:规格:长度(mm):1180、880、580、430高度(mm):380宽度(mm):240、200、190、180、技术性能:强度等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型砌块墙体砌筑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要求:

  2.1.1 砌块:

  2.1.1.1 粉煤灰硅酸盐密实中型砌块:

  规格:长度(mm):1180、880、580、430

  高度(mm):380

  宽度(mm):240、200、190、180、

  技术性能:强度等级MU10和MU15,见表6-4。

  粉煤灰砌块的技术性能 表6-4

  项次 项目 指标

  MU10 MU15

  1 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N/mm2) 三块试件平均值不小于10,其中一块最小值不小于8 三块试件平均值不小于15,其中一块最小值不小于12

  2 人工碳化后强度(N/mm2) 不小于6 不小于9

  3 干缩值(mm/m) 不大于1

  4 密度(kg/m3) 1500(不大于产品设计密度)

  5 抗冻性 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外观无明显疏松、剥落或裂纹

  2.1.1.2 普通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

  规格:长度(mm):1770~485、2130~630、1185~285

  高度(mm): 790 845 785

  厚度(mm): 200 180 200

  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的规格、尺寸及孔型、空心率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和建筑热工要求,其构造参数要求见表6-5。

  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构造参数 表6-5

  项次 项 目 孔 型

  单排孔 单排圆孔 多排孔

  1 空心率(%) 50~60 40~50 35~45

  2 壁厚δ(mm) 25~35 25~30 25~35

  3 肋距h(mm) 10δ~12δ d+(30~40)

  技术性能:强度等级MU10、MU15、MU20和MU25;性能见表6-6。

  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性能 表6-6

  项次 项 目 指 标

  1 密度(kg/m3) 950~1080

  2 隔声量(dB) 41

  3 热工性能 满足设计要求

  4 抗压强度等级 满足设计要求

  2.1.1.3 加气混凝土砌块:

  规格:长度(mm):600

  高度(mm): 200、250、300

  厚度(mm): 100、150、200、250

  技术性能:密度分为500、600、700kg/m3三个级别,其技术性能见表6-7。

  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 表6-7

  项次 项 目 指 标

  500级 600级 700级

  1 密度(干燥状态)(kg/m3) 500±50 600±50 700±50

  2 立方体抗压强度(M/mm2) ≥2.7 ≥4.0 ≥4.7

  3 干燥收缩值(mm/m) 温度20±1℃相对湿度41%~45%条件下测定 ≤0.5 ≤0.5 ≤0.5

  温度50±1℃相对湿度28%~32%条件下测定 ≤0.8 ≤0.8 ≤0.8

  4 抗冻性(冻融15次后) 重量损失(%)强度损失(%) ≤0.5≤20 ≤0.5≤20 ≤0.5≤20

  2.1.1.4 废渣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规格见表6-8。

  项次 项 目 构造尺寸(mm)

  长度 高度 厚度

  1 煤干石空心砌块 1185~285 880~385 200

  2 粉煤灰空心砌块 1170~170 610~380 240~200

  3 沸腾炉渣空心砌块 1180~280 880 200

  技术性能:废渣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以煤干石、粉煤灰、沸腾炉渣为原料制作的砌块,其性能见表6-9。

  废渣混凝土空心中型砌块技术性能 表6-9

  项次 项 目 指 标

  煤干石彻块 粉煤灰砌块 沸腾炉渣砌块

  1 材料强度(N/mm2) 15~27 15

  2 块体强度(N/mm2) 6.8~10.9 MU5 MU5.5~7.0

  3 密度(干燥状态)(kg/m3) 1100~1350 1100

  4 人工碳化系数 0.72~0.93 0.65[page]

  5 收缩值(mm/m) 0.32~0.37

  6 抗冻性(强度损失)(%) 8~9

  7 导热系数(W/mok) 0.94~1.12 0.66

  2.1.1.5 其他砌块:抗震异形空心砌块、石膏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砌块产品。

  2.1.2 砌筑用砂浆:主要是水泥、中砂、石灰膏、外加剂等材料配制的砂浆。

  2.2 主要机具:

  2.2.1 机械:塔式起重机、卷扬机及井架、切割机。

  2.2.2 工具:夹具、手锯、灰斗、吊篮、大铲、小撬棍、手推车。

  2.3 作业条件:

  2.3.1 中型砌块砌筑施工前,应结合砌体和砌块的特点、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条件,编制施工方案,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施工。

  2.3.2 中型砌块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完基础工程,办完隐检预检手续。

  2.3.3 放好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口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预检合格。

  2.3.4 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杆尺杆。

  2.3.5 搭设好操作和卸料架子。

  2.3.6 配制异形尺寸砌块(同材割制);砂浆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试模。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

  砌块浇水→校正→砂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

  3.2 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3.3 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3.3.1 砌块砌体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3.3.2 砌块排列应从地基或基础面、±0.00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3.3.3 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压搭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

  3.3.4 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它的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3.3.5 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如果加钢筋网片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20~2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大于30mm的垂直缝,应用C20的细石混凝土灌实。

  3.3.6 砌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镶砌砖的强度不应小于砖块强度等级。

  3.3.7 砌块墙体与结构构件位置有矛盾时,应先满足构件布置。

  3.4 制配砂浆:按设计要求的砂浆品种、强度制配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5 铺砂浆: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吊斗、灰车运至砌筑地点,在砌块就位前,用大铲、灰勺进行分块铺灰,较小的砌块量大铺灰长度不得超过1500mm。

  3.6 砌块就位与较正:砌块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吊、运就位。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page]

  砌块安装时,起吊砌块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能水平下落;就位时由人手扶控制,对准位置,缓慢地下落,经小撬棒微撬,用托线板挂直、核正为止。

  3.7 砌筑镶砖:用普通粘土砖镶砌前后一皮砖,必须选用无横裂的整砖,顶砖镶砌,不得使用半砖。

  3.8 竖缝灌砂浆: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灰缝的勒缝(原浆勾缝),深度一般为3~5mm。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使用的中型砌块和原材料,其技术性能、强度、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规定试验项目必须符合标准。

  4.1.2 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按规定制作试块,试压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4.2 基本项目:

  4.2.1 砌筑错缝应符合规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压缝尺寸应达到本标准的要求。

  4.2.2 转角处、交接处必须同时砌筑,必须留槎时应留斜槎;灰缝均匀一致。

  4.2.3 砌筑砂浆应密实,砌块应平顺,不得出现破槎、松动。

  4.2.4 拉结钢筋、钢筋网片规格、根数、间距、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6-10。

  中型砌块砌体允许偏差 表6-10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10 经纬仪,水平仪检查,并检查施工记录

  2 基础或楼面标高 ±15 经纬仪,水平仪检查,并检查施工记录

  3 垂直度 每楼层 5 吊线检查

  全高 10m以下 10 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10m以上 20

  4 表面平整 10 2m长直尺和塞尺检查

  5 水平灰缝平直度 清水墙 7 10m长拉线和尺量检查

  混水墙 10

  6 水平灰缝厚度 +10、-5 尺量检查

  7 垂直缝宽度 +10、-5 尺量检查

  8 门窗洞口宽度(后塞框) +10、-5 尺量检查

  9 清水墙面错缝 2.0 吊线和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先装门窗框时,在砌筑过程应对所立之框进行保护;后装门窗框时,应注意固定框的埋件牢固,不可损坏、不可使其松动。

  5.2 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5.3 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

  5.4 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砌体粘结不牢:原因是砌块浇水、清理不好,砌块砌筑时一次铺砂浆的面积过大,校正不及时;砌块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应充分浇水湿润,随吊运随将砌块表面清理干净;砌块就位后应及时校正,紧跟着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竖缝。

  6.2 第一皮砌块底铺砂浆厚度不均匀:原因是基底未事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标高,必然造成砌筑时灰缝厚度不一,应注意砌筑基底找平。

  6.3 拉结钢筋或压砌钢筋网片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设计和规范的规定,设置拉结带和拉结钢筋及压砌钢筋网片。

  6.4 砌体错缝不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未按砌块排列组砌图施工。应注意砌块的规格并正确的组砌。

  6.5 砌体偏差超规定:控制每皮砌块高度不准确。应严格按标帜杆高度控制,掌握铺灰厚度。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砌块、原材料出厂合格证。

  7.2 施工试验报告。

  7.3 施工组砌图资料。

  7.4 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