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儿童权益 > 儿童教育 > 外来工子女偷盗文具 校方漠视无异于歧视

外来工子女偷盗文具 校方漠视无异于歧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5 18:43:55 人浏览

导读:

最近,清远一名网友反映经常有小学生在其店内偷拿各种文具。就此问题,他曾向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过多次,均未引起重视。有家长以不在家为由,建议找老师。找到老师后,老师不但迟迟不至,还强词夺理地称偷你那一点点东西算什么!在这篇报道中,发帖者还透露

  最近,清远一名网友反映经常有小学生在其店内“偷拿”各种文具。就此问题,他曾向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过多次,均未引起重视。有家长以不在家为由,建议找老师。找到老师后,老师不但迟迟不至,还强词夺理地称“偷你那一点点东西算什么!”

  在这篇报道中,发帖者还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这是一所接收外来工子女的学校。由于学生多来自流动人口家庭,背景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学校不易管理。言下之意,这所学校的学生发生偷盗行为可以理解。清远市教育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隐约地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她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其次才是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教育。因为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特殊,他们的教育问题更是令人头疼,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对此笔者无意多言,因为近年来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确实不少。只是,如果学校和教育部门以此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就不好了。漠视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其实是另一种歧视。因为无论是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还是其他的孩子,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都应该享有一样的教育机会,受到同样的重视。而且,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等因为家庭的影响,心理和行为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更应该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

  笔者认为,要解决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等特殊孩子的偷盗问题,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采用多种方式,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及时地关注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开设一些心理和道德教育课程。有必要的话,还要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制定配套的教育和心理辅导方案,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教育。最后,学校还要加强老师的师德教育,避免在处理各种问题中出现不负责任或者不符合其身份的行为,对学生心理造成“二次”影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