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地产动态 > 深圳出台保障性住房条例 多形式推进住房保障建设

深圳出台保障性住房条例 多形式推进住房保障建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07 15:02:19 人浏览

导读:

提要: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10年1月19日表决通过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亮点,如对保障性住房的套型建筑面积不再规定不得超过60平方米,对单身居民申请购房不再规定达到35周岁等等。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
提要: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10年1月19日表决通过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亮点,如对保障性住房的套型建筑面积不再规定不得超过60平方米,对单身居民申请购房不再规定达到35周岁等等。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10年1月19日表决通过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这是一项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感的法规,它把改善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作为立法宗旨,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层次适度保障和循序渐进为立法原则,采取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和货币补贴等多种方式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深圳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从此又多了一大法规基石。

  这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规。它创造性地把住房保障对象从中低收入家庭和单身居民扩及深圳建设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凡是政府认定的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都可享受住房保障。这对增强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项法规在出台前后广受关注。昨天(19日)记者就《条例》出台的意义、制订的背景、制订过程和核心内容等方面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华楠。

为民生立法,为人才立法

  问:《条例》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答:安居是人的基本需要,是百姓之所追求,而为住房困难群众提供住房是政府职责所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要求“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会议更是一再强调要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百姓,采取各种措施多建房、快建房,让困难家庭住上房子。低保户和年收入10万元以下深圳户籍家庭的住房问题早在2005年已经解决,目前正在努力解决家庭总资产30万元以下的深圳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在最近召开的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强调要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住房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实现多层次、广覆盖、住有居。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还在会上郑重表示,今年的保障性住房由原计划的2.23万套增加到5万套。

  住房保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法规予以推进,否则房源的开拓、资金的筹集难以保障,申请条件的确定也可能有随意性,准入与退出无法可依,既有住房也得不到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影响保障性住房的持续供给,更遑论扩大覆盖面。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初步建立了以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尚没有制定关于住房保障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基于现实需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率先制定保障性住房法规。

《条例》出台适逢其时意义重大

  问:该《条例》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条例》的出台,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舒缓民困。《条例》保障对象不仅包括家庭,还包括单身居民;不仅包括户籍人员,还包括非户籍人员;尤其对属社会救助对象的家庭更是特别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吸引人才。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超过了相当一部分市民的购房能力,即使是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各类人才也感到了购房的压力。居无定所的人才,对深圳缺少家园感、归宿感。为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深圳需要解决人才的住房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同样也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深圳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列为住房保障的对象,以适当的形式让“寒士”成为有居之士,激发他们的家园意识,鼓励他们为深圳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再一方面有利于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今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即“国十一条”),该通知首条就提出要“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条例》出台适逢其时。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加大力度,增多供应量,覆盖面将由低收入群体扩展到各类人才以及非户籍常住人口,这对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条例》汇集经验凝聚众智

  问:住房保障工作政策性强,而且涉及千家万户,涉及社会公平,可以说是重大而敏感的民生问题,立法过程是否坚持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原则?

  答: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是市人大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该《条例》的制定也不例外。

  市委对这项法规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高度,对立法工作进行指导,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出台这个法规。1月12日,也就是在这个《条例》出台的前6天,刘玉浦书记和王荣代市长专程到市人大,听取该法规的立法进展汇报,并提出了重要的具体修改意见。市委指导意见的融入,使《条例》立意得到提升,内容得到丰富,质量得到提高。市委书记和代市长一起到市人大来专门听取、指导一项法规的制定工作,关心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

  这项法规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草案到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通过,历时一年。在这期间,市人大立法机构和主管部门到厦门等地进行专项调研,并及时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请示相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向社会征求立法意见和建议,并从中筛选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100余条;市人大法委工作机构向省人大、市纪委、两院、六区人大等单位书面征求了意见。二审后,为慎重起见,市人大法委工作机构还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名义向市政府办公厅再次征求了修改意见。为了提高法规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光明还就法规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专门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观点和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其他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法委工作机构会同城建环资工委、市住房和建设局等有关单位,对二审后的《草案修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修改。仅从2009年9月至今,该法规就前后9易其稿,直至成熟完善。

  可以说,这项法规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结果,汇集了各方的智慧,凝聚着立法工作者的辛劳。

《条例》扩大了保障性住房覆盖面

  问:《条例》有哪些重要制度或亮点?

  答:《条例》设立了五个重要制度,也可以说是五大亮点。

  第一,扩展了住房保障的范围,扩大了覆盖面。过去,住房保障只是针对住房困难且具有本市户籍的家庭和单身居民,而这个《条例》规定把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以及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员纳入保障范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覆盖面大幅扩展。随着《条例》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住房保障,享受到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住房保障形式多样化。《条例》第三条规定,住房保障采取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和货币补贴等方式。保障性住房又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多种形式。

  第三,明确了住房保障要分层次、循序渐进推进。《条例》第二条规定,住房保障应当遵循分层次适度保障和循序渐进推进原则。第四条又进一步规定,住房保障以具有本市户籍的住房困难家庭和单身居民为基本保障对象,以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或者货币补贴等方式予以保障。其中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属社会救助对象的住房困难家庭,以提供廉租住房或者货币补贴的方式予以保障。对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达到一定年限的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员以及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市政府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设定条件,逐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第四,明确了社会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条例》第二条规定,住房保障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条例》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保障性住房的来源包括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与政府约定建设的住房。第十三条规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包括通过项目法人招标的方式。也就是说,房地产发展商等组织可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过去保障性住房建设只由政府建设,力度有限。事实上,房地产建设大军中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是可以“加盟”的,共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至于政府与这类企业如何合作,如何达到双赢,可由政府去探索尝试。

  第五,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和资金,提高住房保障率。《条例》第五条规定,市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提高住房保障率。《条例》第七条规定,建立住房保障土地储备制度。列入住房保障土地储备的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地功能。

  此外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亮点,如对保障性住房的套型建筑面积不再规定不得超过60平方米,对单身居民申请购房不再规定达到35周岁等等。

住房困难标准和人才标准由政府认定

  问:《条例》规定住房保障以住房困难群体为对象,那么住房困难的标准是什么?规定人才可以享受保障性住房,那么人才如何认定?

  答:《条例》虽没有就以上两个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但是授权市政府另行规定。《条例》还要求,本条例规定由市政府或者市主管部门制定的具体办法和轮候规则以及相关标准,市政府或者市主管部门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制定。而且还规定市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条例》将于近期实施

  问:《条例》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条例》是用较大市立法权制定的,这项法规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后,需要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实施。从过去的报批周期看,这个《条例》不久就可以获准实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