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逃逸,对方已经报案,愿意私下解决。怎么处理这件事,我也私下跟对方解决了。双方还签署并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今天下午处理它。预计我的驾照将被吊销。我不知道有没有解决办法。

更新时间:2020-09-18 11:05: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事故发生后逃逸,对方已经报案,愿意私下解决。怎么处理这件事,我也私下跟对方解决了。双方还签署并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今天下午处理它。预计我的驾照将被吊销。我不知道有没有解决办法。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07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交通肇事私了后逃逸怎么处理,  
(1)“私了”中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
二、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虽然说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严重,但是这两种逃逸行为在“私了”事故中也时有发生。通常表现为:  1)当双方在对事故事实的确认、或对如何赔偿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未进行友善的协商,发生了口角时,于是,一方当事人“拂袖而去”,驾车离开现场。  2)双方在核实有关情况时,乙方发现甲方车辆无车牌,或酒后驾车,或非司机驾车,提出不能“私了”需要报警时,甲方心虚害怕,为逃避法律的严厉处罚,寻机逃逸。  3)事故发生后,乙方称受伤,如果经医生检查无大碍可“私了”,甲方在送乙方去医院的途中,或乙方正在接受治疗时,甲方不愿承担乙方的各种经济损失而中途“溜号”。  
(2)遇对方逃逸怎么办  因为“私了”中的逃逸者一般都与当事人见过面、接触过,所以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  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体态(胖瘦)、年岁(青年、中年、老年或约多少岁)、长相(身体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纹身、黑痣等)、衣着等。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车辆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首先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但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交通事故责任仍然能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第18条、第19条规定认定的,应当根据有关证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不适用责任推定的原则。应根据当事人所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依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予以相应的处罚(包括行政、刑事)。  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哪些: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的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此时被告人张某也负伤在身,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其委托亲属向公安机关报案。该案就不应认为具有逃逸行为。
2020-09-18 10:58:3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53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如果一方肇事逃逸,逃逸方将负事故全部责任。开车发生小事故后逃逸不管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都构成肇事逃逸罪。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判处相关刑法,并且支付一定的罚款。
2020-09-18 11:05:3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当事人撤离现场后,又因赔偿问题发生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当事人撤离现场后,又因赔偿问题发生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何某驾车与陈某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没有受伤,只是陈某的机动车受到损坏。两个对事故事实和成因都无异议,并都同意即行撤离现
交通事故处理
人浏览
既然被撞人同意私了了,那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酒后驾车,如果出来结果是醉驾的话,那就不是能私了的事情了,醉驾入刑,被撞的人同意私了也不行,属于公诉案件,需要警察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拒赔偿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拒赔偿怎么处理
对方交通肇事拒绝赔偿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进行赔偿。《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当事人未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交管部门处理的,交管部门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未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交管部门处理的,交管部门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
事故现场
人浏览
交通事故发生当时未报案,事后报案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发生当时未报案,事后报案如何处理?
本文为大家提供详尽的“交通事故发生当时未报案,事后报案如何处理?”内容,由法律快车交通事故栏目组编辑总结。交通事故发生当时未报案,事后报案如何处理?【案情】20
事故现场
人浏览
你好,首先报警,由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先由交强险保险公司赔偿,有商业险的话由商业险保险公司赔偿,仍赔偿不足的部分按事故认定书的责任比例来赔偿,包括医疗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酒驾逃逸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处理
酒驾逃逸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处理
酒驾逃逸没有造成后果需要承担民事赔偿和违法两方面的责任。民事赔偿责任:需要赔偿对方因此次事故产生的一切损失和发生的费用。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你好,结合具体的证据确定,与我联系帮你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法》第五章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交通事故由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事故各方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对事故认定书不服,可以在3日内申请复核一次。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你先得确认公安机关是否给你立案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赌博罪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刑事处罚和罚金。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犯罪情节、个人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时需权衡各种因素,确保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最大化维护个人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遇到这种情况请先不要着急,可采用的方法有:一、收集相关的证据。二、找到当地的税务部门进行咨询办理。三、拨打12366或者登录12366纳税服务平台进行咨询并告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建议报警跟办案机关沟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起诉书的排名很重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刑法》规定,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且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构成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