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出来吗?提取比例是多少?我是江苏溧阳的。在溧阳工作。

更新时间:2017-03-12 18:33:01人浏览
问题描述:
离职后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出来吗?提取比例是多少?我是江苏溧阳的。在溧阳工作。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078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职工离职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也可以不取,关键看自己的意愿,现在提取公积金手续较为便利。向提取的话,到公积金提取办理部门办理公积金提取手续,将公积金账户的金额转到个人账户上就可以了。

如果离职没有提取的话,帐户里的钱一直都会在的,处于封存状态,这个账号可以继续用的。

2017-03-12 18:33:01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91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合肥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偿还自住住房贷款本息的;(三)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低保户;(四)连续失业两年以上,且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年本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五)职工本人及父母、配偶、子女患重大疾病(慢性肾衰竭、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重型肝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颅内肿瘤开颅摘除手术、重大器官移植手术、主动脉手术等九种重病、大病)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六)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的;(七)离休、退休的;(八)符合下述情况之一并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1、户口迁出本市;2、非本市户口职工离开本市、务工农民返回原籍;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九)本市无住房租赁自住住房的(含廉租房、公租房及商品住房)。 
2017-01-19 12:33:0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07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单位及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各为5%-12%,具体缴存比例由单位和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2016-06-13 08:41:02
法律快车律师团队律师
服务地区-江苏常州
您好,公积金只有两种使用方式,一、买房、购房、装修等;二、退休后提取。。
2014-10-22 10:38:07
胡雪峰律师
服务地区-江苏宿迁
请咨询当地的管理部门。
2014-10-20 20:57: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呀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呀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三年。该诉讼时效一般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进行工程债务诉讼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什么是遗产债务
什么是遗产债务
遗产债务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还没有清偿的税款、债务。主要包括:1、被继承人生前依照我国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费;2、被继承人因合同之债所欠下的债务;3、被继承人因侵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吗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吗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种类之债是指,以不特定而可特定的物为标的的债。买卖、消费借贷等合同大多以不特定物为标的物,如合同中约定由债务人向债权人交付某品牌、规格的
债权债务
人浏览
网贷担保费一般不合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网贷平台收取担保费可能涉及违规操作。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债务的范围与认定标准有哪些
遗产债务的范围与认定标准有哪些
遗产债务是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应当偿还的债务。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以不偿还。具体如下:1、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法律分析:父母借钱不还建议以友好协商为主,看具体情况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选择起诉,前提是有证据,并且在诉讼时效以内。注明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借条到期之日起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吗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吗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但被撤销后自始无效。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影响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去世后债务需要妻子和子女承担吗
去世后债务需要妻子和子女承担吗
去世后,继承了遗产的妻子和子女需要承担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生存的另一方应当偿还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继承人在继承遗产之前,应当在遗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看你们合同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