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购房财产归属问题

更新时间:2013-10-16 22:22:25人浏览
问题描述:
男方和女方婚前在深圳购房,首付由其双方父母共同出资完成(各出一半),贷款部分则由男女双方本人共同还贷(每月两人各还一半)。因男女双方未领结婚证,而女方户口在外地,且在深圳缴纳社保时间未满一年,按照深圳政策,即使两人首付和贷款都公平的各出一半,但房产证上只能写男方的名字,请问: 1、该房屋婚后是否属于双方共有财产?婚前,该房屋属于共有财产吗?如果男女方分手了,财产怎么分割? 2、是否有必要写一个婚前协议来明确财产为双方共有的性质?因为房产证名字为男方,这样的协议是不是只对内有效,对外无效?是否需要公证为共有财产,才会避免各种风险? 3、如果男女方明年结婚,拿到结婚证后,女方可以把名字加到房产证上吗?如果能加,会不会加上去后依然没有实际意义(听说房产证后面补的名字都没有什么意义)? 4、如果写婚前协议,协议中需要重点写明哪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比较多,麻烦能详细解答,非常感谢!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曾莉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电话-158-1181-9982
1、婚前买的房子,如果只登记在一方的名下,一般都是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婚后加上另一方的名字,那么这个房子是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你现在这种情况,建议写一个协议,证明首付是由你们双方的父母共同支付的,还贷也是你们共同偿还的,由于什么情况,只是登记在一方的名下。
2013-10-15 19:39:05
黄权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苏盐城·电话-133-2798-2589
1、婚前买的房子,如果只登记在一方的名下,一般都是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婚后加上另一方的名字,那么这个房子是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你现在这种情况,建议写一个协议,证明首付是由你们双方的父母共同支付的,还贷也是你们共同偿还的,由于什么情况,只是登记在一方的名下。
2013-10-16 22:22:2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作出判决之后,保险公司应当在当事人提出理赔申请后立即启动理赔程序。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
交通事故
人浏览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因骨折受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保险公司是会作出赔偿的,误工费用同样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畴,应当予以赔偿。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
交通事故
人浏览
肇事者需要赔偿受害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宿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给受害者造成残疾的还要赔偿受害者残疾赔偿金、残疾器具辅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必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若高于车辆的市值,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因其属于车辆无需修理的情形;若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车辆重置费用。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因道路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发生车祸后,如果双方对赔偿产生纠纷而对责任划分意见相同的,应该及时报警和向保险公司报案,由交警按简易程序出具责任认定,由保险公司对车辆损失(修理费)进行估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受害人若受到人身伤害,则保险公司对受害人应当作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等人身损害赔偿。《民法典》规定,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
交通事故
人浏览
次责要给主责的修车,一般是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次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修车的责任,次要责任的损失由主要责任人承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是不会受到行政处罚的,但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为限高杆跟中间隔离带一样,都属于公共财产。人为损坏属于违反道路管理条例,需要按原价赔偿。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一、交通事故医药费保险公司只报80%吗1、若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所产生的费用由责任方负责,责任方的保险公司如只承担80%,则剩下的部分由肇事方来承担,如对方拒不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的资料有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补办驾驶证申请人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机动车驾驶员本人的照片;动车驾驶证遗失书面证明等。
交通事故
人浏览
收集涉及的侵权资料,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处理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