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判缓刑6个月了,昨日派出所的人叫我去。不知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4-15 07:09:3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已经被判缓刑6个月了,现在刑期已经满了。昨日派出所的人叫我去。不知该怎么办,还想迟几天去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45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判缓刑需要批捕,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3-04-15 07:09:3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被判刑又缓刑是什么意思
被判刑又缓刑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对于犯罪的人有着较多的刑事处罚的措施,但是其中还有一项,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的缓刑,而缓刑这一刑罚是不用前往监狱进行服刑的,是在规定的地方
刑法
人浏览
您好,可能因为当前疫情原因没有执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了缓刑影响工作吗
判了缓刑影响工作吗
判了缓刑对工作影响要视情况而定。若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被判处缓刑为由解除合同的,应当予以支持,并且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
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
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判缓刑也是被认定为有刑事犯罪的行为,会被开除公职。如果是公务员就一定会被开除公职。根据《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第(一)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
解雇裁员
人浏览
可以外出 建议和社区矫正的联系处理即可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缓刑还会坐牢吗
判缓刑还会坐牢吗
犯罪分子被判了缓刑的则不用坐牢,因为缓刑是指对已经触犯了刑法规定并且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询问车辆管理部门办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人死亡之后,首先是开具死亡证明书,如果在家里死亡,由当地所在居委会,或者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书,如果是在医院死亡,则由医院开具死亡证明书。如果死者是意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朋友,什么是五保户?农村居民如何申请五保户待遇?申请五保户需要哪些条件呢?请听我慢慢解答。首先,我们要确定什么是五保户,所谓五保,简单的说就是保吃、保穿、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和女干部是55周岁。本人现在在单位上班,对于男性来讲,其实都是60岁周岁办理退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