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好,怀孕期间被辞退需要什么补偿,除了工作年限双倍补偿之外,后面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应该补偿吗

更新时间:2022-05-12 15:44:1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好律师,怀孕期间被解雇需要什么补偿?除了工作年限的双倍补偿外,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的工资是否应该得到补偿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38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还应支付生育津贴,生育费用(含: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的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022-05-11 16:56:59
王常青律师
服务地区-福建福州
可以要求支付产假期间生育津贴
2022-05-12 15:44:1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怀孕期间离婚女方可以得到什么补偿
怀孕期间离婚女方可以得到什么补偿
当婚姻确实破裂时,无论是否在怀孕期间,女方都可以提出离婚,而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是不得提出离婚的。而在怀孕期间离婚女方是否能得到更多的补偿?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
离婚
人浏览
你好,孕期是不能被辞退的,们单位辞退孕期劳动者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孕期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孕期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孕期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法
人浏览
哺乳期被辞退的赔偿标准
哺乳期被辞退的赔偿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单位可能会在哺乳期辞退女职工,这是违背我国劳动法的行为,是需要做出相关赔偿或补偿的,那哺乳期辞退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
劳动法
人浏览
哺乳期离婚女方可以要求赔偿多少钱
哺乳期离婚女方可以要求赔偿多少钱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夫妻“感情确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孕期离婚孩子具体归谁
孕期离婚孩子具体归谁
夫妻在女方孕期离婚的,母亲是孩子的抚养权人。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离婚后,子女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产假期间辞退经济补偿怎么算
产假期间辞退经济补偿怎么算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
劳动法
人浏览
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在本单位每工作一年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有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被辞退无补偿;如果严重违反公司制度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要看情况,是违法解除还是怎么解除,违法解除是双倍,工作一年一个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辞退的补偿: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可要求按工龄 的双倍支付赔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实习期被辞退能得到补偿吗1、实习期被辞退是否能得到补偿情况如下:(1)实习期被辞退,如果具有不符合单位的录用条件等情形的,不能得到补偿;(2)如果员工没有过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被单位无故辞退的,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如您情况描述,调岗的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才可以。用人单位如果直接辞退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解决。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辞退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7天试用期被辞退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