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间被辞退中介不给实习期间的工资

更新时间:2022-11-30 23:57:42人浏览
问题描述:
实习期间被辞退中介不给实习期间的工资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13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如果用人单位与实习生约定了实习期的报酬和支付方式的,则实习期旷工会扣工资。具体的扣除办法则依照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双方的约定来执行。如果双方未约定实习期的报酬的,则没有工资,也就不会扣工资。
2022-11-30 23:57:4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44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可以开除,按照实习协议办理
2021-12-01 23:21:1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实习工资扣税
实习工资扣税
个人所得税的收取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它有一个税收起征点,只有符合的人才需要,没有达到税收起征点的就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么实习工资扣税是?接下来就由小
劳动法
人浏览
要同工同酬才行的。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即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哺乳期辞退员工可以吗
哺乳期辞退员工可以吗
哺乳期的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否则不能辞退:(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
劳动法
次播放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工资吗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工资吗
身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工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否则是有可能受到惩罚的,但每个单位的具体规章制度都有所不同。那么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工资吗?接下来
工资
人浏览
实习期被辞退但不支付工资
实习期被辞退但不支付工资
网友疑问:我在一家电子厂上两天班之后他们说实习不合格把我解雇了,但是却不给工资!说是公司就这么规定的!我想问一下他们的做法合法吗?我可以通过什么手段维护自己的合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你好,由双方沟通协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间单位辞退是否能够随意辞退员工
试用期间单位辞退是否能够随意辞退员工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试用期的员工,否则属于违法辞退,要按经济补偿的双倍来支付赔偿。试用期可辞退劳动者的情形:在试用期间被
劳动法
人浏览
病假期间的工资
病假期间的工资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病假期劳动者可照常拿工
劳动法
人浏览
您可以与公司协商解决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试用期间辞职不要提前一个月,只需要提前三天就可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得到工资,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给你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可根据合同约定主张实际的工资,如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涉嫌违法解除的,可通过劳动仲裁要求违法解除的经济赔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你好,这是不合理的,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应当支付实际工作期间的工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店长不支付工资问题,可协商、投诉或起诉。首先尝试与店长协商,要求按约定支付;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仲裁;如问题仍未解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汉得辞退员工应支付赔偿。具体操作为:按劳动者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若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通过劳动仲裁主张相应的经济赔偿金,同时索要拖欠的全部工资。具体仲裁事宜以及材料准备可以详细咨询。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要求学校不修改档案,但能否成功需视具体情况。根据教育法,学校应公正记录学生信息。矿工虽违规,但不应随意篡改档案。如学校坚持修改,且影响你未来,应及时寻求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职期间,职工住宿如何负担?按合同约定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女职工哺乳期被辞退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