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都是再婚,我没生过孩子,老公有两个女儿,离婚时都判给了对方...

更新时间:2011-10-16 09:57:1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和老公都是再婚,我没生过孩子,老公有两个女儿,离婚时都判给了对方。去办准生证时,她不给办, 说是再生就是第三胎了,我们和她理论,我们要是不要孩子,不就成绝户了吗?她说:“这就怪你了,让你找个有两个孩子的了。”难道我们刚办完结婚证,接着再去办离婚证吗?所以没办成。 一年后,我生了一个男孩,搞计划生肓的找去了,让我们交七万多,说这是计划外三胎,我真怨啊,就生了一个孩子,还要罚七万多,国家这是什么政策啊,能不能给我这种情况再加一条啊,平均平均算二胎也行啊。真怨……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孙连波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德州
没办法,国家政策。
2011-10-16 09:57:1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再婚后,抚养孩子的一方是否有权给孩子改姓?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因此,就姓名权人可以决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小孩判给谁
离婚小孩判给谁
离婚小孩的判决视情况而定:1、判给女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判给女方。2、判给男方或者女方。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夫妻离婚孩子归谁
夫妻离婚孩子归谁
新婚姻法已经出台了,现在离婚率是很高的,在离婚的的时候孩子抚养权和夫妻财产的分配经常会出现纠纷,很多离婚夫妻双方都想要孩子获得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夫妻离婚孩子归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孩子已经判给了他/她,我还用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吗
孩子已经判给了他/她,我还用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吗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子女抚养费
人浏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意见如下:1、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出轨离婚孩子判给谁
女方出轨离婚孩子判给谁
女方出轨并不直接影响孩子抚养权的判决。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母亲生活。两周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双方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优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哺乳期的孩子,离婚孩子应该判给母亲吗?
哺乳期的孩子,离婚孩子应该判给母亲吗?
问:有哺乳期的孩子,夫妻离婚是在民事法规的第几条,母亲怎么样才能吧孩子争取过来?父亲强制孩子的抚养权法律能支持吗?答:依据《婚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和长期的司法
离婚判决
人浏览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上规定2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但两周岁以上的孩子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各地政策都不一样,最好直接咨询一下当地计生委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成年保护法是哪一年
未成年保护法是哪一年
未成年保护法是1991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颁布,1992年1月1日起施行。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
妇幼权益
人浏览
女性高级教师56岁不办理退休怎么办
女性高级教师56岁不办理退休怎么办
女性高级教师若在56岁依旧不能办理退休的,其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劳动局进行举报。根据我国国务院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男年满六
妇幼权益
人浏览
家委会有权收取班费吗
家委会有权收取班费吗
家委会没有权利收取班费。法律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
妇幼权益
人浏览
儿童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吗?
儿童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吗?
儿童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儿童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初次办理身份证是不可以异地办理的。异地办理仅限于补办和换领身份证。
妇幼权益
人浏览
小孩上户口需要父母本人去吗
小孩上户口需要父母本人去吗
小孩上户口需要父母本人去。孩子上户口时,监护人必须有一方在场。登记户口需要孩子本人到场,其监护人携带医院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父母任意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
妇幼权益
人浏览
性侵是指什么
性侵是指什么
性侵是指违反他人意愿,对其做出与性有关的行为。施害者出于性目的,未经允许便对受害者进行各种非意愿的性接触和被强迫的性行为。未满14周岁或者由于吸毒、酗酒、睡眠等
妇幼权益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