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烈士是侵犯烈士的名誉权还是烈士及其亲属的名誉权

更新时间:2018-12-15 14:36:57人浏览
问题描述:
张某在网上侮辱烈士,是侵犯烈士名誉权还是烈士及其亲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吴健弘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浙江杭州·电话-135-8883-9313
保留好证据,去起诉维权。
2017-04-10 09:56:5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82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而我认为该不法行为只能是积极地作为,不可能也不会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因为公民权的实现,只要求他人不加损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积极协助即可实现。
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当众出丑。文字侮辱,即通过文字,图形等对他人进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间接地因果关系,一般不予考虑。但是,在名誉侵权行为中,由于侵害名誉权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损害,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都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对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一般说来,只要侵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且有过错,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看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就是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了损害他人名誉权的后果。
2018-12-15 14:36:57
人格尊严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048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同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2018-01-25 11:59:1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存在过错,实施行为违法,存在损害后果三个要件。公民受到侵犯时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权利,掌握侵犯名誉行为的依据,可以通过诉讼的
刑法
人浏览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所谓名誉,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公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财产继承顺序
财产继承顺序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财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注意:财产
继承
次播放
侵犯名誉权法律规定
侵犯名誉权法律规定
名誉权指的是我国公民或法人依法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名誉权是人格权中的一种。我们都能理解,一个人的名誉是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并受法律的保护。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人对其他公
刑法
人浏览
侵犯名誉权规定
侵犯名誉权规定
名誉权指的是我国公民或法人依法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名誉权是人格权中的一种。我们都能理解,一个人的名誉是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并受法律的保护。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人对其他公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侮辱烈士构成什么罪
侮辱烈士构成什么罪
侮辱烈士的,构成侮辱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侵犯名誉权的规定
侵犯名誉权的规定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
刑法
人浏览
对于抚养人的抚恤金,最高为工资的30%,并不需要除以二。但是抚恤金合计不得超过员工生前的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侧重于名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法协商的,去起诉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保留好证据,去起诉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去当地民政部门咨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他人肖像权是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许可使用、制作或侮辱他人肖像均属侵权。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属于侵犯肖像权,而且也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或者名誉权等情形。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一种民事责任,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诽谤别人偷东西的行为是属于名誉侵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
视频内容是什么?谁发布的?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说说具体情况,类似案件,我们有处理好了的。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嗯,涉嫌侵权,如果转发点赞量不大的话建议尽快下架。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证据的话,可以起诉维权。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