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新食品安全法修订关键词

新食品安全法修订关键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22 17:00:11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我国食品产业在加速发展,规模以上的大型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会不断增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公众忧心,食药监总局6月20日左右将汇总各方意见。

  核心内容:我国食品产业在加速发展,规模以上的大型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会不断增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公众忧心,食药监总局6月20日左右将汇总各方关于新版食品安全法的意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表示,食品安全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从理念创新、品质创新、法制创新、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多方面来协同,在这个过程当中,法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针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工作,他透露,本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召开了研讨会。

  徐景和介绍,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过程中,将遵循五大原则,即其既要适应我国食品安全改革的需要,也要适应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需要,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最新成果。同时,鼓励动员社会各方来参与,要在制度和机制上予以保障;实行食品安全科学治理,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

  在食品安全法修订中,应更加注重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效果。以下由法律快车编辑为你介绍。

  关键词一:风险治理

  或将按行业风险分类管理

  国家食药监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指出,新版食品安全法将把风险治理理念贯彻到底。他提出,风险治理内涵非常丰富,如积极预防、犯罪治理、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等。

  “比如食品安全能不能分类制,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可能按照风险来分类是最好的方式。”徐景和说,这意味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业或企业,即风险系数较高的单位将和风险系数较低的单位实行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监管方式。

  鉴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不高的现状,北京市食安办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应急管理处处长冯源建议,统一设置国家级的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同时授权各省市建立各自的专家委员会机构,将对现实执法、现实监管、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都会产生良好作用。

  徐景和表示,当下的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不是政府“一龙治水”能实现的,因此应建立好政府监管、企业负责、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社会协同的理念,实现食品安全法律和其他法律之间的良好衔接,真正实现全程治理。

  关键词二:违法成本

  应提高违法者被处罚概率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表示,食品安全法修订中,应将提高被处罚的概率和提高惩罚程度相结合,即提高违法成本。但目前大家多关注的是降低入罪门槛、提高惩罚幅度,但如果被处罚的概率不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得到解决。“如果一家企业,一百次违法,只有一次被罚钱,惩罚的力度幅度再大,能产生多大效果?”他认为,一定要提高被处罚的概率,这就需要明确监管单位应积极发现犯罪行为,严格执法。

  “从来没有一个法律法规提到食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法定代表人直接管理的主管人员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管理企业内部的总体的生产经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冯源认为,食品安全法应明确主体责任,否则将对现实执法造成很大障碍。

  关键词三:信息公开

  执法过程和结果都应透明

  在现场讨论中,不论是食药监部门官员、人大法工委巡视员,还是法律专家都认为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助于增强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增加政府公信力,也能减少因错误猜测引发的负面影响。

  “内地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会举一反三,这个领域不行,另外一个领域也不行;在境外可能这个事情发生了,就事论事,不会影响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会影响乃至摧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原因在哪?”李仕春表示,事件曝光效果之所以不同就在于执法公开的程度,只有不遮掩地公布事实才能挽回民众对于食品企业的信心,因此,新版食品安全法中应该强化执法公开,包括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的公开。

  李援表示,食品安全的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来源无权威性,信息混乱且不一致,不但对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置不利,还会引起社会上的混乱与恐慌。他建议,食品安全法修改时进一步明确统一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的范围,确定权威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机构和新闻发言人,明确哪些信息应先报告监管部门处理,监管部门不处理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当然也要防止听了养生知识,却陷入‘不吃盐没力气,吃多盐血压高,不知怎么吃’的纠结之中的现象。”[page]

  延伸阅读:

  食品安全标准

  (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于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