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其它工程款纠纷 > 建筑工程纠纷解决途径

建筑工程纠纷解决途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14:27:40 人浏览

导读:

工程建设不仅关于公众利益,还牵涉到个人利益,因此大家对该领域十分关注。我们最常见的工程建设纠纷就是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那么建筑工程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工程建设不仅关于公众利益,还牵涉到个人利益,因此大家对该领域十分关注。我们最常见的工程建设纠纷就是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那么建筑工程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建筑工程纠纷解决途径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无第三方参与劝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通常它不仅从形式上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还从心理上消除对抗。

  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和解也可与仲裁、诉讼程序相结合: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已提请仲裁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或调解书;已提起诉讼的,可以请求法庭在和解协议基础上制作调解书,或者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法院记录在卷。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在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该法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民商事仲裁,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纠纷”;劳动争议仲裁等不受《仲裁法》的调整,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等不能仲裁。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二、诉讼时效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三、诉讼时效的特点

  1、诉讼时效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发生权利消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2、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由法律规定的不得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规定;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但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

  5、法官无权主动释明并适用该时效的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 诉讼时效的起算,也即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它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即从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日开始算起。

  实践中也存在很多试图用暴力手段解决建筑工程纠纷的现象,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而且会对我国的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后果,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建筑工程纠纷解决途径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