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

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03 08:46:15 0人浏览

导读:

退休年龄一直都是一个热潮,人们都非常关心,那么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
  •   退休年龄一直都是一个热潮,人们都非常关心,那么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该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 65岁。

      该报告指出,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对此,绿皮书提出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

  •   延迟退休年龄哪年开始?人社部将在近期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并表示每年推迟几个月,那么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将会延迟退休。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这些人将“摊上”延迟退休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其实是70后和80后!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启动?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

  • 延迟退休的方案已经提出来了一段时间,也是备受关注,2016年7月13日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2016年可以拿出方案。延迟退休方案谁最受影响?下面在本文整理介绍。延迟退休对这三类人影响大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延迟退休方案出台看点延迟退休将“分步走”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
  •   劳动者工作到一定的年龄,在工作上以及身体素质上可能就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好,而且工作了那么久的时间,也想休息一下,因此就有法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还不一样,退休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男性法定退休年龄规定。

      一、男性法定退休年龄规定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2、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3、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退休

      1、男职工年满六十周岁,女职工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   退休年龄一直都是一个热潮,人们都非常关心,那么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延迟退休年龄从哪年开始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该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 65岁。

      该报告指出,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对此,绿皮书提出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

  • 女农民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如果是从事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其法定退休年龄为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达到退休年假并缴纳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

  •   延迟退休年龄哪年开始?人社部将在近期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并表示每年推迟几个月,那么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将会延迟退休。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这些人将“摊上”延迟退休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其实是70后和80后!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启动?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

  •   核心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决定》详细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什么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怎么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下就为您详细说明。

      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郑秉文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有两种策略:一是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二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可选项”,秉承自愿的原则;而后者则不然。郑秉文说,“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

  •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启动?延迟退休改革明确时间表,2017年推出,最早2022年实施,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而现在我国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

      今年以来,延迟退休不断地被提上议程。14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再度提到了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并表示我国将以小步慢走的方式,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你们的心情如何呢?

      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现在大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5岁、67岁,而我国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目前的退休政策是50年代初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职工养老保险“鸭梨山大”

      说到职工养老...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