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6 08:41:29 0人浏览

导读:

劳动者工作后与用人单位就成立了劳动关系。那么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相关内容。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   劳动者工作后与用人单位就成立了劳动关系。那么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四条 第三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一、劳动关系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1.《劳动法》第三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国发[1980]272号)

      4.《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5.《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

      6.《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7.《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

      8.《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号)

      二、劳动关系的新政策

      国家根据劳动关系的新动态相应制定的新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文件中:

      1、《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5月30日 劳社部发[2003]12号)

      2、《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

  •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或许有许多的单位为了省掉一些麻烦,不想跟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但是及时不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事实也是能够认定的。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第一条规定劳动关系成立需要同时具备的情形,即: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第二条则规定了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的参考凭证及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

  •   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或者劳动诉讼的前提,劳动关系指的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如果要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行认定的,那么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都有哪些呢?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

      其一,隶属关系。即在人身、经济和组织上劳动者从属于用人者,在用人者的指挥、控制下进行劳动,劳动者成为用人者组织中的一个部分,成为劳动关系。

      其二,有劳动行为的给付。只有劳动者在客观上有劳动行为的付出,双方之间才产生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这也正是事实劳动关系与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的重大区别所在:劳动合同在订立后未实际发生用工之前被确认为无效,则双方之间并不能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其三,欠缺书面形式。事实劳动关系与标准劳动关系的唯一区别在于一纸劳动合同。法定书面形式的欠缺使得劳动者与用人者双方权利义务的内容变得不明确,在双方无争议...

  •   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通过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却是在用人单位就职,属于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怎么认定?有哪些法律依据?本文由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事实劳动关系怎样确认的相关规定。

      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有以下规定:

      第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给予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了“‘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第二条规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

  •   劳动关系的认定在劳动者维权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有劳动合同的话一切都好说,但是没有劳动合同又该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解答劳动关系的认定是怎样的这一问题。

      认定劳动关系,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这三条标准实际包括对“用人单位”、“劳动行为”、“劳动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劳动者”同样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

  • 具备下列情形的,事实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劳动者工作后与用人单位就成立了劳动关系。那么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四条 第三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