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辞退法定赔偿金额

辞退法定赔偿金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23 15:34:28 0人浏览

导读:

当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则受到侵犯的个人或群体可以要求一切形式意义上的赔付、补偿。赔偿是对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的人或群体的补偿措施,其意义是为了不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那么大家想了解关于辞退法定赔偿金额的问题吗?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辞退法定赔偿金额
  •   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间是不可以辞退的,除非员工有重大过错的,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应当赔偿两倍的经济补偿金给劳动者。接下来就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同来了解辞退孕妇赔偿金额。

      一、辞退孕妇赔偿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如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须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42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单位在产上假之前辞退怀孕职工,应支付产假工资:产假128...

  • 所谓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法定解除的根本特点在于:由法律直接规定解除的条件,当此种条件具备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的是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以及约定解除权的合同解除都是不同的。首先,法定解除区别于协议解除。法定解除是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将合同解除,不必征得对方的同意。而协议解除则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并非一方行使解除权的结果。其次,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权的合同解除也不同。约定解除权的合同解除,其关键要点在于合同解除的条件是由当事人通过自由的意思表示进行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任何不违反法律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由为合同解除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由当事人根据约定的条件行使合同解除权。因此,归根到底,约定解除权的合同解除属于合同的约定解除。但是对于法定解除而言,合同解除的条件是由法律直接作出明...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对于单位而言永远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特别是有的公司会辞退孕妇,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孕妇辞退赔偿,那孕妇辞退赔偿是怎样的?女职工怀孕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一、孕妇辞退赔偿是怎样的当公司违法解除解除怀孕期间的员工劳动合同,员工有两种维权方案,第一种,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消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到劳动合同终止之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第二种,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至于员工选择那一种方式,取决于员工未履行完的劳动合同期的长短及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长短,若员工未履行完的合同期较长,但工作年限...
  • 在生活中,用人单位通常都是有男职工、女职工,雇佣女职工通常都要面临到结婚怀孕之类的事情。如果女职工在孕期的话,用人单位是不得解雇的。那么,如果用人单位真的要辞退了孕期的女职工要怎么补偿呢?赔多少钱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女职工孕期被辞退的赔偿标准。一、女职工孕期被辞退赔偿标准职工怀孕,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还应支付生育津贴,生育费用(含: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的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第4项、第87条;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三条规定:本办法第二条...
  •   每个员工基本上与公司都签订了劳动合同,因为这是对员工基本权益的保障。在企业因为一些原因损害了员工的权益,是不是可以请求经济补偿呢?我相信你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法律快车网的小编就带你了解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情形。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情形

      劳动者解除合同的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一)项)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二)项)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三)项)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

  •   在劳动期间有些特殊群体是受到特殊的保护的,其中孕妇就是属于这一特殊的主体的,孕妇如果被辞退就是需要相应的用人单位支付一个补偿金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司辞退孕妇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公司辞退孕妇补偿标准

      “公司辞退孕妇的补偿标准是: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须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二、辞退职工条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第2条规定,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可以辞退:

      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

      2、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3、服务态度很差,经常与顾客吵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4、不服从正常调动的。

      ...

  •   很多在怀孕期间的女职工,很多用人单位都会进行劝退,那么,孕期辞退员工补偿多少钱?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需根据辞退的原因确定是否合法,以及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怀孕职工,用人单位合法解除的方式有:

      1、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单方终止劳动合同;其中依据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余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金:二倍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计一个月。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

  • 离职经济补偿金有上限。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哺乳期被辞退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