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综合> 假烟立案标准

假烟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31 09:11:37 0人浏览

导读:

贩卖假烟的立案标准中是有数额要求的,贩卖假烟主要涉及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会进行立案。那么假烟立案标准?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假烟立案标准
  • 贩卖假烟的立案标准中是有数额要求的,贩卖假烟主要涉及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会进行立案。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产品的销售就是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的,这个标准是包括所有的正常产品的,如果销售那些伪劣产品就是会构成一个明确的犯罪的,即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生产销售假烟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生产销售假烟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为: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认定

      划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关键是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结果来考虑。当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5万元以上时,即成立犯罪;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制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一般属违法行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于实践中发生的仅仅查处到伪...

  •   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三)变质的;(四)被污染的;(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 假冒伪劣产品罪在刑法上是没有这个罪名的,与它最相近的罪名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

  •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这也是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那么,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 一、刑事政策和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自1803年德国费尔巴哈提出刑事政策的概念以后,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刑事政策的概念进行解读,在学术上存在广泛的分歧。最狭义的刑事政策说认为刑事政策指的就是刑事实体法的法律政策,使刑法的实体规定特别是刑罚措施如何更能发挥吓阻犯罪的作用。如费尔巴哈的“刑事政策是国家据以与犯罪做斗争的惩罚措施总和。”如高铭暄的“刑事政策是运用刑法武器同犯罪作斗争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工作的灵魂。”[1]狭义的刑事政策说认为刑事政策指的是指国家以预防及镇压犯罪为目的,运用刑罚以及具有与刑罚类似作用之诸制度,对于犯罪人及有犯罪危险之人发生作用之刑事上之诸对策。认为刑事政策仅限于以防止犯罪为主要目的刑事对策,包括刑罚制度也包括诸如缓刑、假释、保安处分等与刑罚类似作用的制度,但不包括与防止各种犯罪有关的社会政策。广义的刑事政策说则认为刑事政策是国家与社会以预防...
  •   什么是经济犯罪?经济犯罪只是一个统称,经济犯罪,其实就是与经济有关的犯罪,如、非法经营罪、信用卡诈骗罪、逃税罪等,每一种经济犯罪,立案标准都不一样,下文将给大家详细介绍2018年个人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欢迎大家阅读。

      2018年个人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最新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

      1、违反国家规定,采取租用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经营去话业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经营来话业务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

      2、非法经营外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数额在20万美元以上的,...

  • 入室盗窃这里的室,即表现为提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两个方面。如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的渔船以及非经营时间的商户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入室盗窃以后,被户主发现使用暴力或者是暴力相威胁,很容易转化为入室抢劫。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千元至3千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明认定为刑法第264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的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之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