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一个人去劳动局有用吗

一个人去劳动局有用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19 13:50:37 0人浏览

导读:

只要劳动者材料准备齐全,并且找对了部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去劳动局也是有用的。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一个人去劳动局有用吗?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个人去劳动局有用吗
  • 只要劳动者材料准备齐全,并且找对了部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去劳动局也是有用的。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局投诉是有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害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 用人单位不予发工资,劳动者去劳动局是有用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另外,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人的立案说明申请人的主张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且有权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您好!那您与单位之间有没有劳动合同呢?单位有没有给您买社保么?如果有劳动合同的话,那就可以辞职,要求单位支付补偿金,并且退还押金补发工资,没有缴纳社保的还可以要求补缴。
  •   在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或者拖欠工资的时候,有的劳动者可能就会诉诸于劳动局。有的人可能会疑惑,不发工资找劳动局有用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发工资找劳动局有用吗?是有用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 劳动局会受理拖欠工资的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

    第十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

  •   员工与用人单位经常会产生矛盾,尤其涉及到工资问题时,能协商处理最好,协商不成的话,很多员工会试图去劳动局投诉。那么公司怕不怕劳动局投诉?没合同找劳动局有用吗?公司被员工到劳动局投诉有什么后果?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公司怕不怕劳动局投诉

      一般情况下,公司是怕被人向劳动局投诉的,后果可能包括会对企业的诚信度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都会产生法律成本或不利法律后果;会影响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消及影响。 员工告到劳动局或劳动监察机关老板会有不利法律后果或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罚款之类的。

      二、没合同找劳动局有用吗

      没合同可以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是要有在本单位工作的证据,例如工资条、工装等。根据劳动法规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工作之日满一月起至未满一年期间的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

  •   当老板拖欠我们的工资时,我们应当首先与老板进行协商,如果老板执意不发工资,我们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也可以向劳动局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对于劳动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服,可以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便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被拖欠工资怎么去劳动局告的有关问题。

      一、被拖欠工资怎么去劳动局告?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