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综合> 什么是仲裁时效的中止

什么是仲裁时效的中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30 15:07:35 0人浏览

导读: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也即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行使权力,即丧失提请仲裁以保护其权益的权利。那么什么是仲裁时效的中止?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什么是仲裁时效的中止
  •   《仲裁法》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的法定期间。即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不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就丧失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申请仲裁的条件

      仲裁的申请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他们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仲裁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的行为。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这是申请仲裁必备的首要条件,没有仲裁协议就不能申请仲裁。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具体的仲裁请求是指仲裁申请人想通过仲裁解决什么问题,保护自己的什么财产权益。事实是指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发生的经过。申请人如有证明事实的证据,应向仲裁庭提供。仲裁的理由是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仲裁请求...

  •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以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不行使权利的,即丧失通过仲裁程序保护其财产权益的权利。
  • 工资对于每个人劳动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是大部分经济生活的来源。那么,在出现公司企业拖欠员工的工资的时候我们会怎么选择呢?肯定是会选择诉讼或者仲裁。那么,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为多久呢?今天就带你了解与它相关的法律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一、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为多久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原则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现实中,一些劳动者由于害怕失去饭碗,即使知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也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法律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在时效方面又做出了特殊规定。该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法谚有云,法律不保护沉睡的权利。从时效制度...
  •   在平时生活中很多朋友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纠纷,这对于自己的生活其实是有很大影响的,对于纠纷的解决建议可以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长的话,可以向相关的部门提起劳动仲裁或者是起诉,那么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的流程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按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如起诉状、劳动仲裁裁决书等。

      起诉后,要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

      1、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并提交起诉状;

      2、法院审查后,作出受理决定的在7日内立案,作出不受理决定的在7日裁定不予受理;

      3、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逾期未缴会视为自动撤诉;

      4、在立案后,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至被告;

      5、双方当事人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6、在立案后,法院组成...

  • 除用人单位一裁终局的案件不能起诉外,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都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一裁终局的案件,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   仲裁时效中断是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起算的一种法律现象。那么,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里的“中断时起”应理解为中断事由消除时起。如权利人申请调解的,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如达成调解协议,自义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等。

  •   在进行仲裁的时候,是需要根据仲裁法规定来的,这样才可以确保其的仲裁程序是合法的,从而能够让仲裁事务是在时效内处理好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仲裁的时效一般是多久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仲裁的时效一般是多久

      普通仲裁时效期间应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同样,《民法通则》有关诉讼时效中止及中断的规定也应适用于商事仲裁时效和劳动仲裁时效。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权利人提出要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的行为可构成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得以重新计算。

      此外,对于劳动仲裁来说,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对于现在的劳动争议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的,劳动仲裁在法律上是有着明确的法律时效的,但是这个时效是会有进行相应的中止的情况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止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止是什么意思

      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包括:(1)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2)其他障碍: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③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④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二、劳动争议注意事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

  •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