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

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9 15:14:14 0人浏览

导读:

职工因意外工伤导致死亡,用人的单位应当进行赔偿。那么,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
  •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因为意外工伤导致死亡的,应当按照工亡的标准进行赔偿。那么,意外工伤死亡的赔偿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意外工伤死亡的赔偿如下: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职工因意外工伤导致死亡,用人的单位应当进行赔偿。那么,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意外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26955元×20倍=539100元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

      二、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供养亲属抚恤金:以职工月工资为标准,没有生活来源的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月30%;儿童支付至18岁,60岁以上亲属一般支付至死亡止。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

  •   发生工伤意外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工伤意外死亡怎么赔偿呢?法律快车小编就工伤意外死亡怎么赔偿为你解答。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于倩律师。以下为您解答工伤死亡赔偿大概多少钱这个问题。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   因为工伤而死亡的员工亲属可以获得工伤死亡赔偿。那么,工伤死亡大概赔偿多少钱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工伤死亡大概赔偿多少钱,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丧葬补助金

      在丧葬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

      1、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亲属遗体告别仪式租用场地的费用、为死亡人整理遗容费、火化费、运尸费、尸体冷藏停放费、预定灵车、骨灰寄存、购买墓碑等支出的费用;

      2、规定允许土葬的地方,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墓穴占地面积使用费、购买棺材费用,在许多农村安排为死亡人送葬的亲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

      计算公式:丧葬补助金=6个月*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

  •   工伤死亡赔偿多少钱

      工伤死亡可以赔偿多少钱?朋友因公出现意外,想了解工伤赔偿如何计算。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伤死亡赔偿金额的计算。工伤死亡分为雇工工伤赔偿和工伤赔偿两方面。

      一、工伤保险条例死亡赔偿计算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被害人的总经济损失农业户口标准约为25万元,非农业户口标准约为70万元,具体损失根据不同被害人的年龄、户口类别等情形具体核算,得出总金额后由双方根据事故责任比例分担。

    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经济损失项目和标准为:

    1、死亡赔偿金。各省市各年度不同,2018年度云南省标准为:农业户口为19724元,非农业户口为61992元。

    2、丧葬费。各省市各年度不同,2018年度云南省标准为47844元,不区分户口类别。

    3、精神抚慰金。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有人员死亡的案件,司法实践中一般支持1至2万元。

    4、交通费。以票据为准。

    5、抢救费。不是当场死亡时产生,凭票计算。

    由于法律问题的纷繁复杂性,无法囊括全部情形,具体交通事故的赔偿可携带材料当面咨询律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

  • 因为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伤的,对方可以向其申请理赔,造成死亡结果的,当事人应当注意理赔的具体项目及期限,那么交通事故死亡理赔的期限是什么呢?一、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1、轻微事故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2、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3、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4、特大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二、交通事故死亡理赔的期限1、机动车辆保险条款(2000)第二十八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被保险人……在48小时内通知保险人。被保险人...
  •   在现实生活中,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死的人不计取数,交通事故案件中车毁人亡的悲剧比比皆是。那么交通事故死亡怎么赔偿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交通事故死亡怎么赔偿:

      1、丧葬费:上年度年该地区社会平均工资×6个月;

      2、死亡赔偿金:上年度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城镇),上年度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农村);

      3、被抚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4、交通费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