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劳动争议的特征

劳动争议的特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0 09:55:26 0人浏览

导读: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会因为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那么劳动争议的特征是什么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浏览。
劳动争议的特征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会因为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那么劳动争议的特征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劳动争议的特征:

      1.纠纷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者主要是指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具有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身份者之间所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纠纷。如果争议不是发生在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即使争议内容涉及劳动问题,也不构成劳动争议。如,劳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力流动发生的争议,劳动者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中发生的争议,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行政管理中发生的争议,劳...

  •   在工作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会因为一些利益问题而引发劳动纠纷。那么劳动纠纷的特征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劳动纠纷的特征:

      1.纠纷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者主要是指与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具有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身份者之间所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纠纷。如果争议不是发生在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即使争议内容涉及劳动问题,也不构成劳动争议。如,劳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力流动发生的争议,劳动者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中发生的争议,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行政管理中发生的争议,劳动者或用...

  •   核心内容: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劳动纠纷证据的分类和特征。

      既然证据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才算证据?有何特征?所谓证据是指一切能够证明争议双方主张的事实材料,其有三项基本特征:

      ①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和真实记载,不能有任何主观随意性,不能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②相关性。即证据必须要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表现为两重情况:一是证据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组成部分;二是虽不是待证事实的组成部分,但与待证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能够为待证事实提供证明情况。

      ③合法性。即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形式并按法定程序取得:第一,证据的来源合法; 第二,证据的收集方式合法;第三,具备合...

  •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字号】【颁布时间】2006-8-14【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法释〔2006〕6号 司法解释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 ...
  •   为了化解劳动纠纷,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 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劳动争议的调解是在企业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把争议解决在企业内部的一种活动。而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其出具的调解书可作为劳动争议裁判依据。调解是否成功应看双方是否达成协议,并决定于当事人是否执行这一协议。如果执行则为调解成功,不执行则为不成功。调解工作者身在企业,对争议发生的经过比较清楚,能够对争议双方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及进化解纠纷,阻止双方矛盾激化,和谐劳动关系。调解虽然不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但却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第一道...

  •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劳动关系。产生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由于录用、调动、辞职、自动离职和开除、除名、辞退就业者引起的争议;

    ( 2)由于劳动报酬问题引起的争议;

    ( 3)由于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问题引起的争议;

    ( 4)由于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引起的争议;

    ( 5)由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女工及未成年人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问题引起的争议;

    ( 6)由于奖励和处罚问题引起的争议;

    ( 7)由于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

    ( 8)其他有关劳动权利、义务问题引发的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协商解决和解;

      2、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原、被告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告,是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能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劳动争议案件的被告,是指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未向法院提起诉讼,因劳动争议另一方起诉,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1、劳动者的诉讼主体资格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具有诉讼主体资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发生争议的一方劳动者死亡的,如何确定诉讼主体问题。《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劳动争议案件,从历史上看是从民事案件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在目前《劳动法》尚不十分完备的情况下,认定其当事人也应参照《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原则。同时,基于死亡职工与其原所在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出现了其直系亲属等利害关系人与该用人单位之间的附随关系,因职工死亡发生的保险待遇等争...
  •   在我国,基本上大多数人都已经在职场工作了,因此都会与自己的公司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从而约束公司与员工的权利与义务,来保证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有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当采取合法的途径解决彼此间的争议,这主要有四个途径。

      (1)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

      (2)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在企业工会,可找到他们来解决纠纷。

      (3)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4)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不服的劳动争议案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负责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它...

  •   职场上,劳动纠纷五花八门,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与劳动有关的纠纷,都是劳动争议,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所以劳动者在劳动维权之前,首先应该对应看看自己的情况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是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到相关部门申请解决,还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35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

    序号

    具体情形

    法律依据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

    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