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职工伤残津贴应如何计算

职工伤残津贴应如何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13:39:53 0人浏览

导读:

在工作期间,劳动者发生工伤是很常见的现象,是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获得相应的赔偿。那么职工伤残津贴应如何计算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职工伤残津贴应如何计算
  •   在工作期间,劳动者发生工伤是很常见的现象,是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获得相应的赔偿。那么职工伤残津贴应如何计算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

  •   现行我国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工伤治疗费用、康复费用、生活护理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等等。那么伤残津贴如何计算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一、什么叫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工伤职工产生劳动能力障碍,丧失劳动就业机会,自身的行为能力被削弱,与工伤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自然应该享受相关的津贴赔偿。

      二、伤残津贴如何计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

  •   职工受到工伤后很多就会造成一定的伤残,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有不同的伤残津贴,那么工伤伤残津贴怎么计算?

    工伤伤残津贴怎么计算?具体如下: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为本人工资85%,三级为本人工资80%,四级为本人工资75%计发。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伤残等级被评为五级和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适当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   职工受到工伤后很多就会造成一定的伤残,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有不同的伤残津贴,那么工伤伤残津贴怎么计算?

    工伤伤残津贴怎么计算?具体如下: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为本人工资85%,三级为本人工资80%,四级为本人工资75%计发。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伤残等级被评为五级和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适当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 工伤赔偿标准二、伤残津贴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及法律依据

      (一)伤残津贴的概念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工伤职工产生劳动能力障碍,丧失劳动就业机会,自身的行为能力被削弱,与工伤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自然应该享受相关的津贴赔偿。

      (二)伤残津贴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

  •   二级工伤赔偿标准的计算

      医疗费:

      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住院伙食补助费:

      1、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2、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停工留薪期待遇(非法用工伤亡生活费):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

  •   在我们国家,对于劳动者的保护有着许多的条款。如果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了意外,那么我们还可以领取伤残津贴。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工伤伤残津贴发放年限是多长时间?希望对你当成什么样的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一、工伤伤残津贴发放年限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

  •   工作中发生工伤在所难免,在受了工伤经过伤情鉴定确定工伤的范畴,那么就可以得到工伤的相关赔偿。但是如果是非工伤呢?职工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非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由谁出?非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种类有哪些?针对这几个问题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职工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单位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如果有涉及第三人的赔偿,可以向第三人主张赔偿。可以得到的赔偿可能有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有被抚养人的情况下)等。

      首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负责鉴定工伤等级,而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所负责鉴定。可以由法院委托,也个人选择,但是个人选择往往会导致对方要求重复鉴定,所以最好请求法院委托鉴定。

      首先,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分农村和城市户口,但是索赔项目是一样的,具体...

  •   我们都知道在工作中受工伤之后,依法享有赔偿的。那么,五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

      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计算,五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六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七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八级的,每满一年发给0.8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九级的,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十级的,每满一年发给0.2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40%。

      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