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行政法律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判决 > 行政行为被判决违法的后果是什么

行政行为被判决违法的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6 11:59:50 人浏览

导读:

行政行为被判决违法,后果严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等责任,且需承担补救性责任。本文详解了法院判决违法的情形和违法判决结果类型,助您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行政行为被判决违法的后果是什么

  当行政行为被法院判决为违法时,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1.行政机关可能需要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例如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2.如果是形式违法,行政机关则可能需要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行政行为。

  3.行政行为在告知之时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如果在附款中有规定,则自规定之时起生效。

  二、法院判决违法情形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当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时,人民法院将判决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但不撤销该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2.当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且不需要撤销或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将判决确认违法:

  (1)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2)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三、违法判决结果类型

  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以下七种类型的判决:

  1.维持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从而作出的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2.撤销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分为判决全部撤销、判决部分撤销及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三种情况。

  3.履行判决:即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4.变更判决:即人民法院直接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5.确认判决:即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确认的判决。

  6.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依法不能成立,从而作出的否定其诉讼请求的判决。

  7.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即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对与本案有关的民事争议一并审理并作出判决。

  以上是对行政行为被判决违法的后果、法院判决违法情形以及违法判决结果类型的详细解释。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

  你曾遇到过类似的行政判决问题吗?或对此还有哪些疑惑?在法律快车留言分享你的经历或疑惑,我们会尽力解答,让法律知识更加易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