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国家赔偿 > 行政赔偿 > 行政赔偿程序 > 在我国行政赔偿程序是什么

在我国行政赔偿程序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6 03:07:38 人浏览

导读:

行政赔偿程序包括申请赔偿与受理立案、审查、案件办理、执行等步骤。同时,行政赔偿也有不予赔偿的范围,如个人行为与自身行为导致的损害等。

  一、在我国行政赔偿程序是什么

  在我国,行政赔偿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申请赔偿与受理立案。政策法规处作为我局机关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机构,负责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请求赔偿应由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特殊情况不能以书面方式提出的,可以口头方式提出,由受理机关承办人员代为填写并作出笔录,当事人签名。

  2.审查。赔偿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有无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关于不予赔偿的规定情形,请求人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是否应由本机关予以赔偿,赔偿请求是否已过时效,以及请求赔偿的有关材料是否齐全,这些都是审查的重要内容。

  3.行政赔偿案件的办理。对已立案的行政赔偿案件,由案件受理机构送有关业务工作部门办理,特殊情况外,也可由案件受理机构直接办理。

  承办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对赔偿请求提出予以赔偿或不予赔偿的意见,连同有关材料报送政策法规处审核。

  政策法规处对承办部门的意见应在十日内进行审核,报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4.行政赔偿的执行。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赔偿决定的执行。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在被侵权后要求进行行政赔偿,这也能有效的防止行政机关行政失误,促进行政效率和行政质量。

  二、行政赔偿不予范围

  行政赔偿不予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与行使司行政机关管理职权无关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这包括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如果这些行为与其管理职权无关,那么就不会被纳入行政赔偿的范围。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损害是由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身的行为导致的,那么他们不能要求行政赔偿。

  3.法律规定的不予赔偿的其他情形。这包括一些特殊的法律规定,根据这些规定,某些情况下即使发生了损害,也不能要求行政赔偿。

在我国行政赔偿程序是什么

  三、行政赔偿请求流程

  行政赔偿请求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请求人需要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如果特殊情况不能以书面方式提出,可以口头方式提出,由受理机关承办人员代为填写并作出笔录,当事人签名。

  2.政策法规处作为受理机构,会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果请求符合立案条件,那么案件将被送交有关业务工作部门办理。

  3.承办部门会在一个月内对赔偿请求提出予以赔偿或不予赔偿的意见,并连同有关材料报送政策法规处审核。政策法规处会在十日内进行审核,并报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批准。

  4.如果决定予以赔偿,那么会制作《行政赔偿决定书》;如果决定不予赔偿,那么会制作《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书》。

  这些决定书会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加盖机关印章,并送达赔偿请求人。如果本机关不负有赔偿义务,那么会通知赔偿请求人向有赔偿义务的机关提出。

  行政赔偿程序虽然复杂,但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你对此还有疑问吗?法律快车小助手在线为你解答,一起探讨行政赔偿的奥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