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类型 > 经济犯罪 > 经济犯罪一般判几年

经济犯罪一般判几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00:56:51 人浏览

导读:

经济犯罪判几年?本文详解经济犯罪判刑标准,涉及走私假币、虚报注册资本等罪名。同时,探讨经济犯罪特征如贪利性、法定性等,以及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一、经济犯罪一般判几年

  1.经济犯罪一般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判刑期限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而定。

  2.涉嫌犯走私假币罪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

  (1)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涉嫌犯虚报注册资本罪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经济犯罪的特征

  经济犯罪具有贪利性、法定性、双重违法性、复杂性、智能性、隐蔽性等特征。

  1.贪利性表现为犯罪人采取不正当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2.法定性意味着经济犯罪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由法律明确规定。

  3.双重违法性指经济犯罪既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律,又触犯刑律,既侵害经济利益,又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4.复杂性源于市场经济运行领域的庞大和动态,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导致经济犯罪结构复杂。

  5.智能性体现在犯罪人一般具有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犯罪手段隐蔽,常利用职务便利和专业知识精心策划犯罪。

  6.隐蔽性则因为经济犯罪往往涉及经济活动的性质,不易被公众知晓,其社会危害性不易被认识。

  三、经济犯罪的犯罪主体

  1.经济犯罪的犯罪主体并非仅限于自然人。大多数经济犯罪主体由自然人构成,少数由单位构成。

  2.经济犯罪的本质经济结构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危害国家整体经济秩序。

  3.其违法结构既违反刑事法律,又违反经济法律和行政法规,同时也违反了民事法规。

  4.经济犯罪的心理结构表现为故意犯罪,或以营利为目的,或以占有为目的,或以其他为目的传播、破坏等。

  对经济犯罪判刑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解答,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