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欺诈 > 其他欺诈 > 欺诈跟诈骗如何区分

欺诈跟诈骗如何区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0 02:24:37 人浏览

导读:

欺诈和诈骗有何不同?欺诈属于民事行为,通过夸大事实诱使对方签订合同以获利;而诈骗是刑事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财物。本文详细解析了两者的区别及立案条件,助你更好维护权益。

  一、欺诈跟诈骗如何区分

  1.欺诈与诈骗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它们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界限。

  (1)欺诈属于民事行为,主要涉及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进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来获取利益。

  常见的消费欺诈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以次充好等。

  (2)诈骗罪则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它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诈骗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而非其他非法利益,同时也不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

  二、诈骗罪的立案条件

  1.诈骗罪的立案条件主要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来确定。

  2.当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时,应予追诉。

  3.这些情形涵盖了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后逃匿,以及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等多种行为。

  4.只要单位或个人进行合同诈骗,且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构成犯罪,需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的刑事责任。

  三、民事诈骗与刑事诈骗

  民事诈骗与刑事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法律性质和后果。

  1.民事诈骗属于民事行为范畴,主要通过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来诱使对方签订合同,进而谋取一定利益。

  这种行为虽然可能给对方造成损失,但并不构成犯罪,一般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2.刑事诈骗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这种行为不仅给对方造成损失,而且触犯了刑法,需要受到刑事处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明确区分这两种行为,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遭遇过消费欺诈吗?如何区分民事诈骗和刑事诈骗?点击法律快车,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