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Q-T类罪名 > 收购赃物罪 > 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

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11:37:00 人浏览

导读:

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涉及价值、行政处罚、特定犯罪所得、损失无法挽回及妨碍司法机关追究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些标准,并引用《刑法》规定,为理解该罪提供法律依据。

  一、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

  收购赃物罪,实际上在刑法中对应的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立案标准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在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又再次实施相同行为的;

  3.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涉及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有关的;

  4.由于掩饰、隐瞒行为,导致上游犯罪无法及时得到查处,进而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5.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这些行为妨碍了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二、立案标准详解

  关于上述立案标准,我们可以进一步详解:

  1.对于第一条标准,主要关注的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价值。当这一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时,即达到立案的门槛。

  2.第二条标准强调了累犯的情况。这意味着,如果某人在一年内曾因相同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但并未改正,反而再次实施,那么这种行为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3.第三条标准关注的是犯罪所得的特定性质。如果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与某些特定的设施或款物有关,那么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更为严重。

  4.第四条标准考虑到了由于掩饰、隐瞒行为导致的后果。如果这种行为导致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进而造成公私财物损失,那么立案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5.最后,第五条标准是一个兜底条款,涵盖了其他可能妨害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的行为。

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

  三、法律依据解读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1.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2.如果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处罚。

  3.对于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

  这一规定明确了收购赃物罪的法律责任,为打击相关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对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有更深入的理解了吗?你认为这些标准是否足够明确?欢迎留言讨论,来法律快车一起为法律完善贡献智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