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 > 遗产分配 > 遗产分配是怎样的

遗产分配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6 04:53:49 人浏览

导读:

遗产分配遵循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应平等分配,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均等。遗嘱继承体现意思自治,但需满足条件。了解这些原则,有助于合理处理遗产分配问题。

  一、遗产分配是怎样的

  遗产分配是财产所有人在去世后,按照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进行分配的制度。

  1.在遗产分配过程中,首要遵循的是法定继承原则。这意味着,在法定继承人中,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应平等地分配遗产,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2.在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3.遗嘱继承也体现了立遗嘱人的意思自治原则。

  4.遗嘱继承在条件满足时,如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协议无效等,将依照被继承人的遗嘱进行遗产分配。

  二、法定继承原则概述

  1.法定继承原则是在没有遗嘱继承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确定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

  2.除了享有合法继承权的人可以参与继承外,我国的《民法典》也赋予了一些符合特定条件但没有继承权的人取得遗产的权利。

  这些人通常与被继承人存在特别的抚养关系,这是为了保障人权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这种遗产取得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当其受到侵害时,权利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遗产分配涉及复杂法律问题,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快来咨询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